哪有治脑胶质瘤的好医院?手术以作过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9-23 11:53:00
>>>>>>>>提问想尽快彻底治愈,最好离陕西近点,好心人帮帮忙!
>>>>>>>>休闲养生网回答: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在1996年第三届(悉尼)国际肿瘤控制大会总结的资料中统计,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3~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至今我国还没有脑胶质瘤大宗病例的长期追踪随访资料。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在全球,每年恶性脑胶质瘤无情地夺去18~60万中青年人的宝贵生命。
恶性脑胶质瘤诊疗现状
至今仍然延续传统治疗方法:患者由于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和偏瘫、失语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出现后,经神经影像学(CT、MRI)确诊;接受外科手术开颅肿瘤切除;手术后做经颅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γ刀、χ刀等);多数病例同时接收疗效很差的经静脉化疗或口服化疗药。绝大多数患者的平均中位存活期不到一年。休 闲 居 编 辑
传统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1.外科手术切除主要达到减少胶质瘤细胞数量、缓解荷瘤症状、暂时降低颅内压、完成肿瘤病理诊断等四个诊疗目的。然而手术却会激活处于休眠期的瘤细胞迅速进入增殖期,造成术后短期内肿瘤恶性程度升级而复发。
2.术后辅助放疗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被证实对恶性脑胶质瘤没有价值,因为只有在放射剂量达到73~80Gy时,才能对胶质瘤细胞形成有效杀伤,而正常脑组织所能耐受的剂量仅有60Gy,这一剂量实际上只是对脆弱脑组织本身的放射治疗。
3.术后辅助经静脉系统化疗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脑血流量为全身血流量的1/5,脑内药物也仅为药物全身总剂量的1/5,形不成抗瘤药高浓度环境,又因高效低毒化疗药品种有限,及肿瘤耐药性等限制,使得脑胶质瘤化疗没能广泛应用。
4.由于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其他部位肿瘤,因而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学在脑胶质瘤的应用存在许多悬而未决问题,仍然十分遥远。
胶质瘤的新综合治疗
1.重视第一次打击
按传统的综合治疗,多数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后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术后重要的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失语和视丘下部损害;二是手术的刺激会造成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实际上缩短了病人生存期。接诊的神经外科医师在没有把握从根本上控制肿瘤增殖或治愈肿瘤的情况下,贸然手术切除实际是乱捅“马蜂窝”,后果是造成复发后肿瘤浸润范围广泛、瘤细胞恶性程度增高。因此脑胶质瘤的第一次治疗方案应慎之又慎,不能贸然手术切除。我们根据丘脑或基底节区星形细胞瘤区域多数肿瘤生长缓慢、分化程度较高,可以长时间(5年之内)生存的特点,设计立体定向辅助下肿瘤131I组织间液放疗,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2.强调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我们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年龄、肿瘤部位、性质和特点将胶质瘤分为7个治疗类型:大脑半球、小脑半球、脑干、囊性、脑深部、幕上低级别和小儿的胶质瘤。又分别采取7种新综合治疗方法:即术后瘤内间质化疗、术后瘤内近距离放疗、术后经脑动脉介入化疗、非高颅压状态下单纯经脑动脉介入化疗、免疫导向放疗、瘤组织间液放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等7项新技术。精心拟定39种组合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改变了脑胶质瘤传统治疗的弊端。
3.局部治疗原则已推广
胶质瘤最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是脑组织的终位性增殖。我们课题组吸取国外先进的治疗理念与方法,针对胶质瘤终位性特点和不断增殖的现实,设计的7种化疗和放疗方法操作简便,重复给药方便,生物相容性好,全身毒副作用轻微,临床疗效好。1991年以来经全国20多家军队和地方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推广应用,累计完成新综合治疗脑胶质瘤2296例,临床治愈率(生存期超过3年)25.47%,影像学治愈率16%,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4.提倡小体积肿瘤的带瘤生存
不少患者是在健康查体中意外发现体积较小、部位深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脑肿瘤。另外,对一些胶质瘤细胞分化较好、颅内占位效应不明显的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应优先选择应用微创、立体定向辅助治疗,或采取不开颅手术的经脑动脉介入化疗等方法。
病理学图像表明,胶质瘤的瘤中心和亚临床区存在一道由淋巴细胞形成的“瘤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浸润范围。肿瘤的增殖能力在破坏“瘤栅”的完整性,而脑内防御细胞群又在努力构筑“瘤栅”的完整性。这一对矛盾随时都在发生着,不合理的外科手术尽管短期内减少了肿瘤数量,改善了人体荷瘤症状,但手术治疗对肿瘤的增殖促进是公认的事实。一些重要部位和功能区的低级别胶质瘤、位置深在的小体积胶质瘤,完全可以在不破坏“瘤栅”完整性的情况下,允许患者带瘤生存并保障良好的生命质量,这是我们提出的治疗新概念。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