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管瘤
人气:
19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3-23 13:45:22
>>>>>>>>提问血管瘤哪里治的最好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儿童医院的医生会告诉你,在你的城市或周边哪里能治血管瘤。
目前血管瘤没有完美的办法治疗,所有的治疗方式,都会有后遗症。
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血管瘤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血管瘤简介
血管瘤是母亲怀孕期间,胚胎中叶血管畸形发育增生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往往出生后或出生不久即可出现。血管瘤的表现为单纯性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等。
此外还有肝血管瘤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先天性禀赋不足、气滞血淤而致,名为“血瘤”、“瘿瘤”。瘤体部分如有误触,会血流不止,所以病人要多加注意。
婴儿血管瘤确有自消趋势,尽管初期它可能会长大,但后来自行消退的不在少数,所以医生让你等等看有一定道理。
不过有些血管瘤应该早一点处理,包括出现在眼睑、口唇、口腔、咽喉、外生殖器等重要部位者,短期内迅速长大者,已经发生出血、溃疡、感染等并发症者,巨大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者,婴儿有凝血机制紊乱者等。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就应去看大夫,请小儿外科医生帮你拿主意。现在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很多,诸如手术、激光、冷冻、应用硬化剂和放射线治疗等,可根据血管瘤所在部位、大孝类型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效果较好,你不必过于担心。
对于婴儿来说,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麦子、海鲜和带籽的水果。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不太容易避免的即是牛奶。从这个意义上讲,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特别是生后头4~6个月,可以延缓婴儿接触牛奶蛋白的时间。
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1、新生儿斑痣:又称橙色斑,常见于前额、上眼睑、眉间、鼻周或颈颌部。橙红或淡红色,不突出皮面,轻压即可退色,随患儿生长而略增大,但颜色并不加深,大多数在数月骨自行消退,毋需治疗。
2、葡萄酒色斑:多见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躯干或四肢,呈淡红至暗红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变范围随患儿生长而扩大,不会自行消退。有些病人并发全身性异常如青光眼等。
3、细小如针眼,多见于面、臂、手、躯干部。
4、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少部分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料状,类似草莓而得名。能自行消退,常在1-4岁间消退。
5、家庭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病变多见于鼻腔粘膜,其次为面、舌、唇、手指等,扩张的毛细血管主要位于真皮及粘膜下,管壁菲薄,仅有一层内皮与表皮相邻,病灶直径一般为1—3MM,不规则,平坦或隆起,红色或紫红色,加压时颜色变白。本症有显著的出血倾向,随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出血症状,如鼻衄、咯血、泌尿系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
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混合型血管瘤: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
海绵状血管瘤:边界不清楚,扪之柔软,可被压缩,表面皮肤无变华或仅呈轻微青紫色,其色泽表现视肿瘤的部位与深浅而定。病变可见于全身各部分,以面部、腮腺、四肢、躯干为多见,内脏血管瘤也大多属于此型
血管瘤的并发症、综合症有哪些?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
血管瘤的综合症有: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Lindon-Von-Hippel综合症 6、Steiner-Vorner综合症 7、血管瘤球瘤。
什么是太田痣?
太田痣起源于真皮黑素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黑素细胞散布在真皮胶原纤维束之间,位置较深,在面部主要分布于三叉神经1.2.3.枝,同时在口腔粘膜,头项部,后枕部,两颞侧皮肤,左侧耳廓,左上眼眶骨壁皮质处也有同样褐蓝色素斑。
鲜红斑痣有哪些类型?
Seiicli从组织学上将鲜红斑痣分为四型:
①收缩型:其血管改变与正常组织区别不大;
②扩张型:血管明显扩张,通常有红细胞充盈;
③中间型:介于收缩型与扩张型之间;
④深部扩张型,整个真皮层都有血管的扩张。
血管瘤常见的有5种,不是每一种均需治疗的,有的会自行消退,请看一下以下的介绍,确认你宝宝属于哪一种,再对症处理。
◎橙色斑:出生后即有,斑块大小不等,呈橙红或淡红色,不高出皮肤表面,轻压即退色,哭闹时颜色加深。橙色斑多见于前额、上眼睑及枕部,一般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退,不必处理。
◎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一般无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治疗。
◎毛细血管瘤: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口唇和舌部。毛细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据面部或肢体的大部,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二岁后逐渐停止生长。它影响美观,破损后有大出血的危险,家长应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长后自行消退。若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就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用同位素敷贴等方法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扪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切除。
◎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表面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可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对于这种血管瘤,应尽早手术,也可用弹力绷带等包扎肢体,以缓解肢体出现的酸痛等症状。
“先天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皮肤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即有,或生后不久发生,少数在儿童期或成人期开始发病。多数侵犯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腿和肌肉等处也可发生。在婴儿期增长迅速,以后逐渐停止生长,有时会自行消退。该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引起一些合并症,如遇外伤或感染时可引起出血或溃疡、动静脉娄和血小板减少等。
一、临床一般分四型:
1)鲜红斑痣--皮损大小不一,为淡红色或紫红色斑,压之褪色,成年时表面有小结节状增生;
2)单纯性血管瘤---皮损为单个或多个、鲜红或紫红色结节或斑块、质软、表面呈桑椹或草莓状,多在5--7年内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皮损为高出皮面的不规则形或圆形肿块,柔软有弹性,可压缩,呈兰色或暗紫色;
4)混合型--两种类型血管瘤混合而成,常以一型为主。
二、诊断依据:
1)皮损出生即有或生后不久发生。
2)各型血管瘤的皮损特点。
3)组织病理。
4)鲜红斑痣--真皮内毛细血管增生与扩张。
5)单纯血管瘤--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毛细血管及血管内皮增生。
6)海绵状血管瘤: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大小不等的血管腔,外膜细胞增生。
三、治疗原则:
1)鲜红斑痣--外用掩盖性化妆品,放射性同位素P^32或Sr^90、氩离子镭射或铜蒸气镭射;
2)单纯血管瘤--等待自然消退,长期不消退(5--7岁),或向重要器官侵袭,或反复出血或形成溃疡时,可采用浅层X线、镭射、冷冻治疗、磁疗或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混悬液;
3)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瘤内注射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或用Nd-YAG镭射治疗;
4)婴儿血管瘤生长迅速,或累及重要器官,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倾向,可服强的松。
四、诊疗效评:
1)治愈--皮损或肿瘤消退,未引起局部坏死,留有不显著的疤痕;
2)好转--皮损或肿瘤缩小,对其他器官侵袭减轻,血小板恢复正常,凝血因数正常;
3)未愈--皮损或肿瘤无显著变化,血小板及凝血因数异常未纠正,对其他器官侵袭或压迫未减轻。
五、专家提示:
鲜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无大的妨碍,不必刻意求治,外用接近肤色的掩盖化妆品即可。单纯性血管瘤可以等待至5--7岁,3/4患者的皮损自然消退。不要听信庸医敷药外治,造成出血感染甚至毁容的严重后果。血管瘤生长很快或侵袭压迫邻近器官,引起严重后果(如气道闭塞、哺乳困难)时,应速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
血管瘤
http://hi.baidu.com/lixinyu2007/blog/item/30f875d0c8ec473e9b50278e.html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