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是一种精神困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23 08:06:57
早报特约撰稿河西
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第一,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这说明大多数年轻人还是追逐时尚为多,他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其实并不如他们购买奢侈品时表现出来的那么富裕。
既然奢侈品是一种身份的符码,奢侈品的消费不防被看作一种身份的投资。它的标识作用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出手豪阔的奢侈品消费者打上中产阶层和名流贵族同样的印记,尽管一种过快的消费欲望膨胀,也或多或少暗示着“新富人”们内心的不安和惶惑。有一点是肯定的,新兴的阶层渴望一种身份的识别,一种文化的认可,而奢侈品仅用令一般人望而却步的高价位就为他们开辟出这片新的天空。再加上品牌背后那精致的技艺和久远的历史,足以支撑新贵们文化认同的脊梁。但对于那些过于“掼派头”的消费者,也有人担心,他们不合实际的消费模糊了生活本身的意义,让生活的社会的功能和意义被一种“无益的、无度的消费功能”所吞没。在“耗费”的快感中,人们不断制造着“精神可卡因”的幻觉。
战后日本的夸耀性消费
日本的奢侈品市场同样非常活跃,由于日中两国在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上的相似之处,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日本的情况,以此作为中国当下现状的一个参照。
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相比,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更使无数日本人“一夜暴富”。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们沉浸在惊人的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喜悦之中。突然而至的财富导致了夸耀性消费,一向以勤俭持家著称的日本民族似乎突然改变。他们以天价出售稻谷,或者把好牙拔掉换上金牙(主要是山区的农民),花500美元买一张玛当娜的演唱会门票。从南极进口冰块,50万欧元一副的眼镜在日本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日本的购物者在世界奢侈史上一再书写着传奇。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颓败。
在日本,严肃的校园教育似乎难以为继。约翰·内森亲眼所见的每一个人和物,令你不得不信服,《GTO》中教育遭遇的尴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大学毕业能够换得一个优厚职位这一美梦的破灭以及公司裁员的压力使得年轻一代选择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殴打老师、逃学、自暴自弃、援交(大量的女学生涉足色情行业)……传统道德观念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正在迅速解体。 休 闲居 编辑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