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脂肪肝及甘油三脂偏高的人如何治疗?
人气:
391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1:01:44
>>>>>>>>提问有轻度脂肪肝及甘油三脂偏高的人能否服用卵磷脂?
>>>>>>>>休闲养生网回答:
脂肪肝的危害
要正确认识脂肪肝的危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脂肪肝的危害如下:早期脂肪肝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但若任其发展,随着组织学病理进程,肝细胞在脂质的长期浸润下会逐渐变性、坏死,早期轻度脂肪肝会逐步转化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脏正常代谢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此时即使积极治疗也难使肝脏病理学改变恢复正常。因此,脂肪肝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其后期对生命健康的巨大危害,更在于其前期无症状的隐蔽性。近年来,随着中国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多的显现。一项针对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显示,约1/4的脂肪肝患者已经并存肝纤维化,1.5%—8.0%的患者发生肝硬化。目前脂肪肝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其他各组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引起疾病进展,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脂肪肝除本身肝脏疾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外,因其常伴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远期可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多并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脂肪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
休 闲 居 编 辑
肥胖人为何多伴有脂肪肝?
许多肥胖人经过B超及肝穿刺检查常常发现肝脏发生了脂肪性变,肝组织检查表明:约50%的肥胖人合并脂肪肝,特别是腹部肥胖的人发生脂肪肝的机会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正常肝脏只含有少量的脂肪,约占4%-7%,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胆固醇,肝脏是中性脂肪合成和利用的主要器官,不是贮存脂肪的场所。肝脏不断将进入肝内的脂肪酸含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很快以脂蛋白(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VrpL)的形式释放入血液循环,当肝内甘油三酯的合成与运转平衡失调,以中性脂肪在肝内大量积聚时就可形成脂肪肝。
腹部肥胖的人之所以易发生脂肪肝,是因为腹部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较敏感,以致由腹部脂肪细胞输送至肝的脂肪酸增加。肝内脂肪酸的去路除部分合成磷脂与胆固醇外,主要合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再与肝细胞姐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VLDI=-一甘油三酯释放入血,当肝内合成的甘油三酯超过了肝脏将甘油三酯转运出肝脏的能力,或形成VLDL输出发生障碍,就可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此外,肥胖人多合并有糖谢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感受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性),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亦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肝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以葡萄糖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大量的甘油三酯,继而发生内源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由此看来,肥胖病人应当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并服用降血脂药物,而最简单的家庭降脂方法是用泽泻、荷叶、山核、茶叶适量,开水冲泡当茶饮,这一定能对防治脂肪肝有所帮助,您不妨试试吧!
“老来福”可能就是“脂肪肝”
步入中老年,特别是退休前后,不少人因逐步退出昔日激烈的竞争行列,人生已进入另一个境界而日渐心宽体胖,身体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发福,尤其是“肚腩”,开始长出来了,三围中原来最小的一围不断增长,乃至后来居上。多数人对这种“啤酒桶”状的体形并不引以为意,认为不过是老来“发福”而已,殊不知,“大肚腩”骤起可能隐含了一些内在机能的危机,如肝硬化、腹水之类,如果不及时就诊将会丧失良好的治疗时机。
今年64岁的陈姨患上糖尿病已十多年了,虽然一直有口服降糖药并坚持控制饮食,但因为受疾病折磨的关系,体形一直非常清瘦。半年前从北京旅游回来后,觉得“肚腩”开始疯长起来,原来的裤子很多都不合穿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也不自觉地用手托着沉甸甸的“赘肉”,同时,陈姨还觉得经常失眠、疲劳,腹胀不适,不思茶饭。开始时,陈姨以为是自己长胖了,身体不适可能是降糖药的副作用,因而没有留意,后来症状逐渐加重了,不能自行缓解,陈姨这才紧张起来,连忙到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专科诊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经过内分泌和肝病专科的几位专家的仔细检查,在陈姨的腹部听到了移动性浊音,再配合B超和CT检查,确诊陈姨骤然“发福”的原因是脂肪肝导致的肝硬化腹水。
陈姨的主管医生卢眆医师介绍说,入院时,估计陈姨的腹水在1000毫升以上,相当于三罐易拉罐装可乐!难怪原来的裤腰带都系不上了。临床上因脂肪肝而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十分多见,但像陈姨这样严重的腹水则较为罕见,陈姨的“肚腩”增长得如此迅速,都是因为糖尿病血糖代谢障碍惹的祸,由于体内激素代谢紊乱,以致肝内脂肪堆积,最后发展为肝硬化腹水。在住院期间,考虑到陈姨的肝功能异常,服用的西药也较多,医生们决定用纯中药治疗陈姨的腹水,经过一周的“疏肝行气,健脾化湿”的中药调治,陈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