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处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11 03:53:17
>>>>>>>>提问
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一只疯狗咬人致死现象,那么整个地区的狗,无论是栓养还是散养的,都要被处死吗? 比如一个村,或者一个镇
>>>>>>>>休闲养生网回答:狂犬病初次处理至关重要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今年上半年卫生部公布的报告中,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甚至胜过艾滋病。
在20世纪80年代,狂犬病在我国流行最为严重,至90年代中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近年来,疫情快速回升。分析1984~2002年全国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1984~1989年期间,狂犬病年发病数为4000~6000例,到1996年下降到最低水平,为159例。但1998年以后发病数又开始持续上升,2002年全国报告发病数为1122例,比1996年增加了7.06倍。
发病的季节性渐趋不明显,而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受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以及抗血清的使用率很低,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
狂犬病的特点是:病程短,病死率高,且多数病人为躁狂型。到目前为止,狂犬病仍是一个不可逆的致死性疾病,目前国内、外无特殊治疗方法,预防该病惟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合格的狂犬病疫苗、彻底清洗消毒伤口、并根据伤口程度接种抗狂犬病血清。临床上的初次处理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病人入院后一般给予对症和维持疗法,部分病人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验。
收集了多年来经临床确诊的190例狂犬病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5.26%的病例被犬致伤感染;70%的病例潜伏期为3周~3个月;86.84%的病例自发病至死亡在一周内;83%的病例因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而死亡。
注射狂犬病疫苗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其原因可能与疫苗有效浓度、疫苗在储存运输中的温度、伤口处理及个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国内外均有免疫失败病例报道。
1.伤口处理 所报告病例均在被狂犬咬伤(暴露)24小时内,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伤口表浅,基层医生对伤口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其中2例在伤口处浸润注射抗狂犬血清1支,可见伤口深浅与是否发病并无关系。
2.潜伏期 3个病例在狂犬咬伤后第0、3、7、14天注射了狂犬疫苗,全程免疫的第五针,由于发病而未注射,发病时间均在被咬伤后第26~30天发病。发病初期症状为感冒样,病程约2天,出现典型的恐风、怕水症状,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
3.疫苗效价 3例注射了有国家生产批准文号的浓缩狂犬疫苗(海南产),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尽管如此,所注射疫苗效价偏低可能是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有部分疫苗效价达不到2.5I-U/支的规定,导致注后产生的抗体量不足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发病。此外,疫苗的运输、保存经过了从生产企业→省级防疫站→地方级防疫站→县级医疗机构→乡村医疗机构→个人保存。环节多,冷链运输不当,使规范保存难以真正做到,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患者随身携带,疫苗和皮肤接触,一般忽视了体温对疫苗效价的影响。
4.疫苗注射 注射方法不当亦成为发病原因之一。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方案,狂犬疫苗成人应采用臂三角肌内注射,儿童大腿外侧注射。而目前由于三角肌注射疼痛,不方便,多数医疗机构采用臀部注射,脂肪层厚降低了疫苗的保护作用,本文报道病例在注射疫苗时,均采用了臀部注射,成为发病因素之一。
5.个体差异 人群对同一剂量、同种疫苗的免疫反应水平是不一样的,提示在对老人和儿童进行狂犬病预防时,更应注意其免疫应激能力。
综上所述,高效价的狂犬疫苗,正确的注射方法及切实的冷链运输、保存,伤口局部足量浸润抗狂犬血清并考虑人群的个体差异,才能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
狂犬病的治疗实行“局部处理+抗血清+疫苗”三管齐下的治疗原则。
(1)局部伤口处理:就地尽量减少甚至清除狂犬咬抓所带入的病毒,处理时间愈早愈好,患者可先挤出伤口的血,用清水、自来水冲洗,在医疗机构用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5~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3%~5%碘酒进行局部消毒,不做缝合包扎。
(2)注射抗狂犬血清:可中和入侵的病毒阻止病毒扩散,一般应在伤口周围作浸润注射,40IU/kg,余下量作臀部肌肉注射,注射血清必须做过敏试验,皮试阳性,仍给予抗血清治疗,同时准备抗过敏措施。
(3)注射狂犬疫苗,使用高质量的疫苗是关键,要求在暴露的第0、3、14、28天各注射1支共5支,应在上臂三角肌注射,避免臀部肌肉注射。严重暴露者,疫苗剂量可高于正常2~3倍,在可能的情况下,检测患者血清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以调节疫苗的剂量。
狂犬病防治对策: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防治。
2.加强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加强犬类管理,控制传染源。
4.加强人用疫苗的管理,提高疫苗的使用质量。
5.制定实验室诊断标准与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的医疗预防规范。尽快研制出并标准化诊断试剂。鉴于目前基层卫生防疫部门及医院在防治狂犬病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组织专家制定实用性强、易于操作的医疗预防规范,提高防治效果。
6.每年应组织医务人员学习狂犬病的防治知识,使他们正确处理伤口,对受伤者一定要及时、全程和足量地接种疫苗;掌握脱敏注射抗血清的方法,以及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的抢救方法,提高抗血清的接种率,尤其是对头面部被咬伤者或被患病犬咬伤者必须进行抗血清治疗。
7.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在遭到犬类咬伤后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按时全程接种疫苗。休闲 居 编辑
参考资料:
http://www.39.net/Medicine/jczt/20599.html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