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求谁相助?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6-19 08:13:52
周末,女儿在网上和同学用QQ作弊“斗地主”。我刚进门,正碰她关电脑,气乎乎地告诉我:这人真不讲义气,对方当地主的时候,我女儿她又是帮又是让,叫她怎么出就怎么出,让对方赢了许多分;可是临到我女儿当地主,对方不但不帮,还处处压她,弄得她一上午输了一百多分。女儿泪眼婆娑的问我:“为什么我那么帮她,她就不帮我呢?不帮我还不说,为什么还要害我呢?”
我问,在她困难的时候你帮了她,你认为她一定要帮你;当你遇到困难而她不帮你的时候,你就生气,就愤怒,就悲哀是吗?女儿点点头。我说,女儿呀,生活是复杂的,人心也是复杂的,当你帮别人的时候,不要去想着别人的回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去找你曾帮助过的人,网上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1996年我买房子,腊月二十早上卖方通知我,在三天之内交4万元押金。当时我手中现有两万,银行里有一些,但没有到期。那时利息高,提前支取就要丢掉数千元的利息,我有点心痛,只好去借了。我朋友多,平日帮助过别人不少,我想,只要我开口,莫说区区两万,就是十万八万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找谁借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一个堂兄。我想到他,不仅因为关系较亲,更在于我帮他太多,他女儿上学、就业我帮过,他儿子上学我帮过,连他孙子上学也是我帮的,还有平常小事就不用说了,而他又是一家银行的副主任。我拨通他的电话,直言借钱,他问借多少,我说少则五千多则一万。他支支吾吾,说眼下腊月了,上面抓得严,制度也紧什么什么的,自己只是副主任云云,我不待他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他打电话过来解释我也不听。我想这人是怎么的,我是怎么帮你的?我有事找你就这个态度?心里实在气恨难平。
第二个电话打给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交往了20年,虽没帮他办过什么大事,但他平日只要有事总是找我,我也是有求必应,从未推诿。他是个有钱人,手中多不说,二、三十万是有的,他平时又老是对我说,什么时候经济短缺说一声就行。找他应该不成问题。既然是老朋友,就不必绕弯子,电话打过去,三言两语直言借钱。他沉吟半天说,钱是有点的,只是……手中确实没有,以后有什么事我一定想办法。我也就客客气气地说,既然有困难那就算了。两个电话的遭遇弄得我心灰意冷,不敢再借了。贷款总可以吧。
第三个电话打给一位曾经的同事。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我曾帮助他度过了难关,他感激不尽,言哪一日我有难处,他一定舍命相报,而他现在是一家银行的一把手,按最低利率贷个万把两万块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于是我在电话中讲明情况,要求贷款两万元,至于利息的问题当然不需我说,各人心知肚明。他在电话里满腔热情,表示尽管目前贷款控制极严,一定想办法,只是有一点,利息只能按眼下贷款利率计算,自己官小作不了主。一副公事公办的势头。我说“好吧”就挂了电话。
我颓然坐在椅子上,由失落转为愤怒再转为悲哀。这时一位朋友走进来,见状即问,我不愿对他说。这位朋友与我交往数年,对我有过不少的帮助,而我从未帮过他丝毫,本就于心有疚,不能再麻烦他。更何况他刚刚买下一幢别墅,欠下一屁股债,明显无力帮我何必让他为我忧愁?我越是不肯说,他越是刨根究底,在他再三追问下,我只好轻描淡写地说买房子差点钱。他问差多少,我说存款取不出来还差两万。他马上说,我帮你想想办法吧。我说去贷点算了,你自己也欠下那么多的债。他说,你先别去贷,我先去试试。晚上,他给我送来一万元。后来我才知道,为这一万元他夫妻俩跑了一整天。我接过钱,只觉得沉甸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无话可说。
这时我发觉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所找的,都是自己帮助过的人。
为什么专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很明显,我帮助了他,就觉得他欠我的情,欠我的债,在我困难的时候他应该帮助我,应该还我的债!唉,这种想法不是太功利了吗?更何况,世间事往往是事与愿违。幸亏只是借钱,如果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那该铸成多大的错误呀!我想起了一件史事。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犹太人贾迪.波德默向全家提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当时他选择求生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银行家奥尼尔,一个是木材商本内特。
波德默家族拥有潘沙森林的采伐权,在欧洲是数得着的木材供应商。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40多年来,为了支持他打败对手,波德默家族的钱从来就没有存入其他银行过,就是到事发的时候,他的银行里还存有波德默家族的54万马克。奥尼尔也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他的恩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现在波德默家族遭到灭顶之灾,向他求助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两个儿子都认为应该向银行家奥尼尔求助。
本内特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靠给他打工起家的,后来也是经过他的资助才有了今天的家业。波德默家族发家后虽然与他很少来往,但心理上从没断过感激和思念。老人想了想最后说:你们还是去找本内特先生吧。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出发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们不能去本内特先生那儿,上次我见他时,他还提那700吨木材的事儿,要去你去吧,我去求奥尼尔先生。最后,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1948年7月,大儿子艾森.波德默从日本辗转回到德国,四处寻找他的家人,一无所获。后来,他在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国,2003年12月4日去世,终年83岁。他留下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他在木材商本内特的帮助下,怎样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书的封面上写着:献给父亲贾迪.波德默先生!底封写着: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那些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我讲完这些,女儿默默不语。我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会知道该怎么作。
休 闲居 编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