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需要侠义之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15 08:20:24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侠义之举:例如有老人在马路边摔倒,总会有人不怕被老人的家人赖上,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某出租车司机看到“飞车族”抢女士挎包,开车过去将“飞车族”拦下……很多人觉得侠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法制社会,不再需要侠客的存在了,但中国人对“侠义”精神却情有独钟。
侠义之心的成因
在心理学上,习惯于将“侠义”叫做“利他主义”。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应当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人类也应当如是,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做一些损害自己利益而去帮助他人的事情呢?
一些心理学者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亲属选择”的概念,即物竞天择作用会偏好那些有利于血亲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藉由帮助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甚至远亲来增加我们基因延续的机会。对于完全陌生的人,他们提出了“互利规范”的概念,即人们在帮助别人时,会预期在未来得到对方的帮助。还有一种基于进化论的解释是学习社会规范。诺贝尔奖得主西蒙(herbert simon)认为,善于向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学习社会规范(包括助人行为)的人具有生存优势。休 闲居编 辑
但是,请你不要沮丧,人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功利。巴特森(c.d.batson)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人们能感受到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痛苦与窘迫时,会出于纯粹的利他角度伸出援手,而不在乎是否有回报。
中国人讲侠义与儒家思想有关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尤其爱讲侠义,这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余安邦等台湾学者的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主要特征,作为儒家核心的“仁”,就是对情感和体验的提升。儒家的“义”,强调的是忘我和公利(益)。这就使得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拥有很强的公义之心,并且易于和受助者发生“共情”,即充分体验到身处困境者的情感,进而引发利他主义的“侠义之举”。
古时候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时候,也是侠客盛行之时,可见侠义是对于正规法律政治制度的补充,以朴素的道德观来弥补崩溃的法律制度。
任何社会都需要见义勇为
在现今社会,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和健全,西方不再有“三剑客”,东方也不再产生梁山好汉。人们已经习惯于遵循一般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条文生活与工作,“有困难,找警察”,“有争议,上法庭”……但是对于一些突发情况,例如有人失足落水或是遇到劫机等,当正式的政法系统尚未开始发生作用或者等不及政法系统实施干预时,这时就需要人们的“侠义之心”了。政府奖励见义勇为者,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也都是为了鼓励人们要心存“侠义之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乐于助人,拥有侠义之心,那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