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职业活动的心理压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02 01:00:00
专家:深圳一些大企业员工普遍承受着来自职业活动的心理压力。
编者按:不久前,
深圳某医院的一职能科室负责人跳楼自杀,这极端的举动,来自于职业压力导致的心理困扰。悲剧显示了心理压力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在节奏快、压力大的深圳一些大企业与单位,员工们普遍承受着来自职业活动的心理压力,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关怀,就显得重要和迫切,这不仅是人性化管理的需要,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发挥。
医疗干部为何自杀
在诸多行业,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紧张是普遍性的,即便是以救人为天职的医疗行业,也不能例外。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刘铁榜教授,通过他对医疗管理干部自杀事件的剖析,我们可以了解职业因素(医疗现状)对这名干部的影响。
刘教授首先分析了医疗行业的职业背景:医疗行业与人的生命打交道,本身就是个高风险的职业;而近年来,深圳的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民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期待值在提高,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每年检查医疗质量,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所有这些,使医疗管理干部面临着相当大的管理压力和心理压力。
面对这样的职业背景,如果心理素质较好、加上不断学习,就能很快适应变化着的形势,但如果心理素质不够好,或者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其心理潜能挖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就容易出问题。
而他的家庭背景也不太好:没有成家,与父母同住。一般而言,妻子或丈夫是一个人成年后最重要的心理支持的来源,如果缺失,较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忧虑、多疑、敏感等。对于目前的工作状况,这位干部一直都很苦恼,但无法适应,也没人可以诉说,他希望休假能帮助自己,但作用不大。
其实这时他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帮助,但是,周围的同事和家人大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结果,因无法走出长期困扰自己的紧张心理困境,他选择了以死解脱。
这虽然是工作压力之下的一个极端个案,但刘教授告诉记者,医务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他们的心理状况一般并不太令人乐观,比如糖尿病是与心理应激有很大关系的疾病,医生的患病率比普通人就要高出一二倍,有焦虑、睡眠障碍的人也很多,国内曾有城市调查表明,医生的平均期望寿命要比普通人少4年。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另一件事:一位能力强的40多岁公务员想竞聘处级岗位,但自己学历却一般,放弃的话又心有不甘,结果,剧烈的心理冲突让他多次突发“惊恐性心脏病”———其实是心理疾病“急性焦虑症”,幸而心理医生及时介入,帮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碍,这位公务员得以健康的心理参加竞聘,并如愿以偿。
这个例子让记者为那位医疗干部感到遗憾。
他们易出现心理应激
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冲击,而许多职业活动的本身就会带来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上,应激是指机体对各种社会刺激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三个方面,由于职业活动而导致的应激,就称为职业应激。近几年,职业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广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它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更与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
根据刘铁榜教授的介绍,许多人都会面临职业应激反应:
工作中心理、体力负担过重的人,如需要责任心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机场导航员、交通警察、司机、飞行员、急症监护医生护士、大中学老师、企业管理人员等,这些职业均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
在现代工业流水线上作业的装配工,单调重复的劳动、持续的紧张,使精神和体力遭受双重压力。在卓别林的经典名片《摩登时代》中,忙碌紧张的流水线生产,将他训练成一名机械人,甚至用扳手去拧自己的鼻子、别人的纽扣,在他的眼里,一切俨然成了螺丝钉,可见高强度的、机械的工作对心理的影响。
实行轮班制、夜班制的工人,不仅生理上难适应,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的交往时间相应减少。
天文、水文、海洋、地质等职业,由于职业需要与社会隔离或封闭,同样形成职业应激。
反过来,那些整天无所事事、没有责任可负的职工,也会感到缺乏实现自我的机会而形成心理压力。
另外,不良工作环境也是一个因素。噪声、高热、有毒有害物质等,会扰乱心理活动,在这些不良工作环境下工作,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职业应激的负面影响
专家介绍,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只要其强度、频率、持续时间都比较适当,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有益于保护机体。
但是相对于个体的承受能力而言,如果长期、反复地处于职业应激中,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对工作不满意、厌倦感、无责任心,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缺勤率高、失误增多。
失眠、疲劳、情绪激动、焦躁不安、多疑、孤独、对外界事物兴趣减退等,并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
还可导致危害行为,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上下级关系紧张,以及迁怒于家庭成员等。
可见,职业应激除了对身体、心理有不良影响,也不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注意这些信号
刘教授指出,
心理状况的变化,会透过许多信号反映出来,及时加以注意,可以防患于未然。
性情的改变:原本话多的人话变少了、性格开朗的变沉默了、热情的变得冷淡,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沉,离群索居。
情绪的变化:开口讲话却容易伤感,或者容易激动、发怒、冲动,做事轻率。
工作时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效率差,畏难,工作质量粗糙。
生活规律的改变:失眠,疲惫,有的人对烟酒的消耗量比平常增加了。
这些信号往往提示一个人有了心理困扰,留意到这些信号后,要及时沟通,关心他、询问他有无遇到困难,批评只会增加他的压力,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必要时要促使他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与帮助。
国外的一些经验
专家特别指出,单位的领导对员工的效率与状态不满意时,不要轻易指责,从概率上,人人都避免不了会出现心理困扰,另外,这种令人不满的工作状态或许也提示了管理方面的某些失误。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做到人尽其用,是每个单位都希望的,所以,要想提高员工的职业活动效率,关怀、了解员工的心理就是必需的,这也离不开“聪明”的人事管理。
如何消除和降低职业应激的影响?刘教授说,国外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打断”单调重复的劳动,改善工作环境,让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在欧洲,司机连续开车2小时后,一定要强制休息15至20分钟,车上有一个类似飞机“黑匣子”的装置,自动记录开车与停车状态,警察检查发现如果违反就要罚款。
一些大公司对员工的心理状况及时监测。在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员工飞行前要填报个人资料,包括当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关系、子女教育、健康状况、烟酒的摄入量、是否失眠等,将资料输入电脑,软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数据,测量焦虑程度,如果结论是现在不适宜飞行,就建议你先调整自己,由于对员工心理状况的及时关注,全日空很少发生飞行事故。
在公司内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像日本的住友、索尼等大企业,都配备心理专家作为顾问,参与决策层工作,对所有决策提出可行的心理保健、预防应激因素致病的建议,比如公司计划减薪,那么心理顾问就要告诉决策层,员工对此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消息用何种方式披露、如何避免和帮助员工对付出现的心理危机等等。
有些领导责备员工效率不高,其实有时问题可能并不在个人的能力低,而是没有用“对”人,当员工从事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管理者应考虑职工的个性、情绪、社会价值等诸方面需要,创造有利于实现其潜能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做到人尽其用。有人善于动脑,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善于沟通,工作岗位就要适合各自的特点。
管理者还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上下级、同事之间相互理解、关心的融洽关系。员工个性受到压抑、工作环境僵硬,这样的劳动效率可想而知。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现在,深圳有些单位也开始注意到职业应激这个问题,聘请心理顾问,对员工实施健康教育,开设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对员工的心理关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有远见的企业家、领导者,应对此多加考虑。休闲居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