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物开发:另一个“西部”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23:56:01
过去数十年来,世界出现了不少令人闻之丧胆的病毒。当病毒的抗药性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人类新药研制的速度却相对减慢。于是,药学家毅然把目光转向了海洋――这片还远为人类所熟悉的蓝色领域。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是迄今所知最大的生命栖息地,海洋中有机物的品种是陆地上的两倍,因此,大多数科学家都坚持认为,海洋药物的研究将会给不断遭受疾病灾难的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
美国国家癌症学院科学家戴维纽曼(David Newman)认为,海洋中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无论大小、软硬、抑或速度快慢,都能生存下来,这说明它们有天然自卫、抵抗疾病的能力。特别是那些身上充满生物活性分子、利用化学方式保护自己的海洋物种,很可能蕴含丰富的药物资源,开发价值不可估量。
据相关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海洋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价值约为24亿美元,在今后3年里,年增长率可望达到10%左右。国际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产业前景十分看好。
实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海洋药物研发更是引起了各国的关注。1967年在美国召开了首次海洋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日本就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并投资10亿日元建立两个药物实验室。法国、瑞士等国也先后建立了有关海洋药物的研究机构。中国也在沿海省市相继建立了研究机构,有数千名科研人员从事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康州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挪威贝尔根大学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
走在世界生物制药前列的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海洋药物研究的经费投入。据了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每年用于海洋药物研究的经费为5000多万美元。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及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用于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经费约为1亿多美元。欧盟国家强强联合,于1989年制定了海洋科学和技术计划,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约为1亿多美元,由欧洲8个国家的19个海洋生物科研机构共同承担,主要寻找抗癌和抗艾滋病的海洋药物。
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海洋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又处在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位置,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而且,由于海洋生物的流动性,其资源占有方面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因此,尽快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以抢占先机从而获得资源制海权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基因资源特别是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将是海洋生物资源的精髓所在,其占有率将反映一个国家在生物多样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战略眼光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性。
因此,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意义和地位丝毫不亚于当前西部开发的历史性、现实性和重要性。
80年代末,我国一些具有远见的科学家呼吁科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在他们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海洋生物技术于1996年列入国家863计划,在863海洋领域办的组织和领导下,第一批海洋生物技术的重大项目相继优先启动。正是863海洋生物技术计划的启动,促使许多科研单位相继启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一批陆地生物技术专家的加入,引进了许多陆地生物技术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方法,从而大大缩短了海洋生物技术领域与陆地生物技术领域在研究方法和水平上的差距。863海洋领域海洋生物技术主题(819)自1996年启动以来,国家累计拨款近1个亿,直接参加单位数达100多个,已确立28个中试基地,其中有3个成果产业化基地列为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6个项目列入国家863重大产业化项目。由此可见,863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以及组织部门的有效协调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努力,一些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青岛海洋大学利用海带中的褐藻酸钠加工成抗脑血栓降血脂的新药藻酸双酯纳PSS,已创产值数亿元,其第二代产品甘糖脂也即将走向市场,还筛选了两种对保护脑细胞有作用的海洋多糖化合物:另外,在鲨鱼软骨抗肿瘤活性物质的规模生产新技术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完成鲨鱼软骨胶囊生产工艺。新型抗艾滋病海洋药物911的研究开发,已完成临床前的药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已获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艾滋病药物。抗肿瘤新药K-001也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的研究,并建立了专门的原料养殖基地。
由此可见,我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在研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九五”期间,中国海洋药物发展较快,形成了以青岛为主,带动其他沿海城市并重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有关专家认为,尽管中国海洋生命活性物质和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据了解,在海洋生物药物及海洋活性物质方面,国内共申请专利277项,其中50多项专利技术水平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及生物镇痛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但真正属于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并被利用的专利技术不足60项,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药用机理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则更少。从专利申请主体来看,主要是从事海洋事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专利申请相对较少。
从整体看,我国海洋药物的研发如果要有更长足的进步,还得克服诸多障碍。
一是已发现的药用海洋生物品种十分有限,大部分来自沿海或近海,与中国庞大的海洋资源总量相比很不相称,特别是微生物、浮游生物的开发偏少。
二是海洋新药十分罕见,这与中国新药开发的总体水平不一致,创新有待加强。
三是海洋药物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是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虽然一些高校、研究所早已开展了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但是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市场产品,同时海洋医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足1%,落后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五是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多为零散组织,严重制约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
六是海洋生物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严重滞后。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成果还没有得到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于缺乏有关保护意识,一些学者急于在国外发表有关科研学术论文,导致关键性技术泄露,使我国的海洋生物医药生产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主导权。
但总的来说,由于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力量分散,大量的技术工作还主要集中在生化提取方面,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来对海洋生物进行研究开发的项目还没形成大规模,因此,我国要在“十五”期间S-863的立项上进一步加大海洋生物技术的投入,使我国能在这一新兴的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占有领先的地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