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药到国际药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3:45:55
当前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我们应以新思路去应对。
休 闲 居 编 辑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国际环境”了。随着人类对自身生理和自然认识的深化,注意到化学药品、先进医疗器械和常规诊疗方法的局限和不足;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西药研制周期长、费用大,为节省政府医疗保健开支,各国政府开始鼓励多元化治疗,对传统医药的态度趋于积极,将使用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的情况也在增多;中医药在一些疑难杂症方面的奇效得到充分肯定。慢性病、传染病和因较大精神和工作负荷产生的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长,中医药在这些领域有独特的作用。
但是,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歧视和限制性措施较多,非关税壁垒居高不下。美国环境标志组织设立了研究中药的基金,对多种中药成分提出质疑。
此外,中国的中药出口还面临日韩的激烈竞争。日本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日韩等国还高度重视中成药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而中国起步晚,维权意识不足,申请中药专利的厂商有90%来自境外。
为了整合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并非没有捷径可走: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与卫生、检疫等部门紧密协调,对中医药企业“走出去”给予大力扶持;中医药的境外推广工作要摆脱在华人圈和医药界里打转的传统模式,着力在争取主流社会认同方面多做工作;打传统医药合作的旗帜,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将对外经援和医疗援助与中药、中医器材出口和推广相结合;中国正在与有关国家商谈自贸区协议,除商品关税减让外,中方宜将中医药合法化、中药市场准入和中医师执业资格作为对等要价之一,争取对方接受。
现有的合理步骤还要加强,比如依靠加快合法化和标准化步伐,设法让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取得法律保护和社会支持;加快有关企业国际化步伐,鼓励同仁堂、三九集团等企业在全球进一步开发市场;而北京东直门中医院在德国合办中医院,也是值得提倡的开拓努力。
(转摘自“中国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