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医药业的历史与未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7:05:36
|
|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弗罗斯特语。时间之水汩汩向前,从不停息。因此,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而言,每一次的选择均显得那么关键并且往往无可弥补。
1978年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因而有了20多年经济腾飞的奇迹。2001年,中国又选择了加入WTO,从此翻开了在更高平台上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序页。
两年过去了,中国医药业在WTO的历练中悄然变化:新《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出台,新药保护期取消,分类管理逐步到位;医药企业重组、兼并烽烟四起,经济效益两极分化,经营集中度提高。2003年上半年40家重点企业占行业总利润的93.7%;关税从原来的12%降至眼下的3%~5%,再下调的空间十分有限,医药进口冲击波已经消化;医药商业分步开放,竞争日趋白热化,商业汇总利润率降至0.59%以下,亏损面、亏损额不断扩大;平价药店、快批等新型业态出现了。
变化是那样自然而然,以至于似乎未被觉察。没有变化的是中国药业快速增长的趋势及其对业外资金的吸引力。医药工业总产值2002年增长18.8%,2003年预测增长21%。华源、复兴、远大、华润等业外企业集团两年来纷纷斥巨资于药业购并,所涉金额数以百亿元计。
走进2004年,中国药业的步履应该更加自信和沉稳。要知道,过去两年是全球经济的寒冬时期,而2004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已经显现。据IMF(世界货币组织)预测,由于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3.2%,高于原预测值2.6%,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1%。尽管经历了SARS的考验,2003年中国经济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03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9.1%,全年可望增长8.5%以上,这是近几年最高的增幅。2004年中国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GDP增速预测不低于2003年,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到来。
GMP、GSP是道坎,但大多数企业已对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加上业外资金的进入,这道坎应能顺利跨越。医院用药近两年增幅在15%左右,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已逐渐消除。2004年药价政策性下调的可能性已不大,因为医疗保险目录品种调价已基本到位。
宏观经济回暖,产业政策环境向好,2004年中国医药经济强劲增长势不可挡。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04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将高达23%(±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站在2004年的门槛前,春光融融,春风扑面,飞的浮想翩翩,激动之情难以平抑。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时代,也为我们的产业! |
休 闲 居 编 辑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