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胆管癌基因治疗研究获重要进展
人气:
36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11 14:10:37
我国胆管癌基因治疗研究获重要进展
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巩鹏博士等开展的一项卫生部重大课题“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染对胆管癌的影响”研究,最近获得重要进展:从分子生物学上阐释了胆管癌的发病机制,并揭示出PLNCX-TNFα基因转染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和促进癌细胞凋亡,而应用基因转染方法可达到基因治疗胆管癌的目的。上述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具有广阔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前景的胆管癌治疗观念及方法。日前,该研究通过了由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更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患者的胆管癌在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仅有10%的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而且胆管癌手术切除后的远期效果也不容乐观。据文献报告,欧美国家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13%。目前,许多学者在深入进行胆管癌基础研究,不断改进手术方法的同时,还在积极探索治疗晚期胆管癌的各种综合措施。
巩鹏等研究人员在上述研究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胆管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I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NFR-I的表达明显高于TNFα的表达;TNFα及TNFR-I在间质细胞中均未见表达。据此研究人员认为,TNFα及TNFR-I参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
研究人员还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 AMINE,将TNFα基因通过逆转录载体PLNCX整合到靶细胞——胆管癌细胞的基因中进行表达,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ing)等检测证明,TNFα基因确已被成功地转染到人胆管癌细胞核染色体的基因中;转染人TNFα基因的胆管癌细胞,其TNFα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靶向性。他们通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LNCX-TNFα基因对人胆管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发现,PLNCX-TNFα基因转染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并可促进癌细胞凋亡。
鉴定组专家认为,在胆管癌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基因治疗,能够降低胆管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该研究为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是临床治疗胆管癌的一项新突破。同时,该研究对了解胆管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进一步研究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