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就业难竞争大400万大学生何去何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09-10 00:25:56
“对我们来说,找工作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人民大学法学院一位2006届毕业生这样感叹。
而从11月中旬到现在,因担心远在北京读书的女儿错失求职机会,52岁的梁瑞霞已在广东连续参加了6场大学生招聘会,“我是来替女儿投简历的”,站在众多年轻学生中,她总是显得非常“抢眼”。
随着这几年中国高校的大扩招,大学生,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很快就不得不为就业而发愁。
教育部部长周济12月8日透露,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将何去何从?
热门专业轮流转
“一招鲜,吃遍天”。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专业就是“吃遍天”的那一“招”,每年总有几个专业格外受到青睐,这反映在需求上,也反映在薪水上。
如果以薪水高低来判断是否为热门专业,那么机械自动化专业无疑是2005年的幸运儿。按照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在去年高校毕业生所学的各类专业中,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月收入最高,2750元;其次是新闻传媒类专业,2600元;再次是经贸类专业,2550元。此前公认的“热门”管理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月收入分别是2000元和2200元。而2003年之前高居高校就业榜前沿的法学专业,到了2005年已经消失,在八大热门专业中难觅芳踪。
那么谁将是2006年的新宠?或许需求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所调查显示,2006年人才需求最大的行业包括信息产业、经贸行业、现代生活用品制造业、建设行业、基础产业、金融业、教育行业、社会服务业、医药行业与健康产业。需求也反映在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各类校园招聘会、宣讲会和双选会上。从浙江省2005年下半年情况看,理科类的IT电子、工业制造、建筑房产、生物化工、医疗保健五个专业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其中IT电子类尤为乐观。而在文科类专业中,市场偏爱的是市场营销、经济财务与物流贸易。一个例子是,一家浙江大型物流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生起薪高达每月6000元到 8000元,且转正后还有偌大提升空间。上海的情形也类似,计算机信息服务和互联网行业、电子通信业和银行保险金融服务业分别占据了毕业生就业热门“前三甲”。
公务员与考研“高烧”
就业难、竞争大,稳定而又薪水较高的工作自然就成了毕业生的首选。而首选中的首选,莫过于公务员这个特殊的行业。
据权威统计数据,2006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报名人数达到创记录的100万人,较去年54万上升近100%。与此同时,报名人数与招考人数之比高达50比 1,而仅仅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30比1。然而这个比例还只是平均情况,部分职位竞争激烈程度远甚于此,5个最热门职位考生平均超过1000人,而民革中央的一个“基础组织管理”职位考生甚至达到2014人。“没想到会有一个旅的人和我竞争!”一位报名参加民革中央“基础组织管理”职位的同学戏言。戏言的背后是大学生对就业的无奈,“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全国最难的考试,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但大学校园中的公务员热已经不再是“局部过热”。 “现在谁不考公务员啊?多一条路就多一个选择。”北京大学一位应届研究生坦言,她们班的同学几乎全部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在人民大学,全班一起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早已不是新闻。而在2004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甚至出现10多名同班同学一起报考某部委同一个岗位的“大撞车”现象。
“与其说是喜欢公务员工作,还不如说是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结果。”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位2005年毕业、现供职于铁道部某单位的同学这样说。
在公务员考试热的同时,考研也在逐年升温。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2006年的报考人数为127.5万,与去年同比增长9%,2001年这个数字还只是 46万,短短四年时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竟然激增了80多万。与此同时,出国留学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各国大学校园中,中国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隐然可和本土学生“分庭抗礼”的群体。
新兴就业形式蔚然成风
为雇主度身定做 沪上男育婴师现身 月薪超1万
当不了公务员,上不了研究生,大学生还能干什么?去跨国公司、去民营企业、自己创业、灵活就业,路还有很多,天之骄子们随着市场指挥棒所向流向各方。
22人上岗雇主家 大学生保姆被认为“留不住”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5年7月数据显示,2004年毕业生中,到国家机关工作的占2.02%,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占15.73%,到国有企业工作的占 8.65%,升学的占11.01%,而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则上升到23.14%,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三资企业就业的比例由去年的 19.04%上升到25.52%。
与此同时,在已就业的2004年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0.8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31%;灵活就业则高达33.6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而从地区流向看,在已就业的2004年毕业生中,有55.6%到东部地区就业;24.6%到中部地区就业;19.8%到西部地区就业,到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就业也占到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10%。
而在种种正途选择之外,还有一些新兴就业形式正在蔚然成风,参加志愿者服务就是“曲线就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国家鼓励大学生为西部地区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服务,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四部委联合下发专门文件,对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大学毕业生给予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保留高校所在城市户口以及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倾斜;而企业在接收毕业生时,对有着志愿者服务经历的学生也更加青睐。上海一家加拿大企业老总在高薪招聘了一位在广西山区做了一年志愿者的女生后坦陈,正是这位女生的志愿者经历最终打动了他, “这至少说明她有爱心”。
“毕业生的流向和分布无疑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最终都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及由此而引起的种种矛盾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就业难就在于市场的指挥棒还没有足够的权威。”一位经济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