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快两年了,如何治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3-14 07:09:03
>>>>>>>>提问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治疗好的?
现在是眼睛周围肌肉跳,附带嘴角抽动。休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本文采用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1、B12、654-2等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可加强针感,增强效应,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本文运用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68例,经1—3个疗程,结果痊愈47例,占69.11%,显效14例,占20.5%,有效7例,占10.29%,总有效率100%,效果比较满意。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1、B12等治疗面肌痉挛68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方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月余,最长14年。以上病例均为单侧面肌痉挛。
诊断要点:面肌不由自主地抽搐或跳动,呈阵发性。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发作更为明显,大多患者有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病史。
(2)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为听宫(患侧)、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配穴为下关、太阳、鱼腰、颧、颊车、四白。
操作:用5ml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100mg,B12500vg,654-2注射液10mg,情绪不稳定可选安注射液10mg,交替取穴,每次取4—5穴,用6号针头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根据穴位深浅及部位所在,分别于每穴注药0.5—1ml,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中医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面瘫
ppp北京疼痛病医学研究所是一家专门研究和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和面肌痉挛的医疗科研机构。治疗中心的专家学者独创的特效中药方剂、远红外药磁贴、独特的针灸物理治疗技术以及穴位综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和面肌痉挛取得了成功,效果良好,多年来,救治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香港、韩国以及日本等地患者,使无数患者在此获得了新生。p他们研制的中药方剂与一般的药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三叉神经痛、面瘫和面肌痉挛非常有效。他们研究的针灸综合物理治疗的方法对三叉神经痛、面瘫和面肌痉挛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属于绿色医疗,无毒副作用,此疗法安全无创伤,痛苦少,费用低。深受患者的赞同。咨询电话:010-86296079、010-86644000,网址:
http://www.ma365.net,邮件:info@ma365.cn,地址:p北京市东城区南剪子巷17号二楼六诊室
ppAddress:p北京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南剪子巷17号二楼六诊室
ppZip:100007
ppTel:p86-539-8021207
ppContact:p刘医师
ppHomePage:p
http://www.ma365.net
面肌痉挛是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近年来我们用针刺患处皮部的方法治疗了30例面肌痉挛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患者取卧位,用30~32号0.5~1.5寸的毫针15~30枚,刺入面肌痉挛一侧的皮内,针尖处皮肤突起,呈现一个小皮丘,并使针体呈悬吊而又不脱落的状态。临床上常依据痉挛频发的部位,在相关的穴位上浅刺;既可一穴一针刺,又可在穴位的周围行多针刺,还可在痉挛的起动点处密集排针;或者散刺患处的皮内,其间隔距离为0.5~1cm,通常留针20~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时,患者有极轻微的痛感。有些患者于针刺后,面部皮肤发红并有轻微发热感觉。
讨论
1.浅刺皮部是以祖国医学经络学说有关“皮部”的理论作指导的一种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素问·皮部论》指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这就是我们用多针浅刺皮部治疗面肌痉挛的理论基础。
2.经临床发现,用浅刺皮部的治疗方法治疗面部痉挛,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如果治疗还未见到疗效时,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3.皮肤针和浅刺皮部的治疗方法虽同属于浅刺,但皮肤针是九针的发展,它只作用在皮肤的表层;浅刺皮部是用九针中的毫针刺入皮内。前者针刺后疼痛较重,甚至有皮肤出血的现象,是相对的泻法;后者针刺时疼痛较轻,皮肤不易出血,是相对的补法。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xcular decompression,MVD) 1962年Gar-dne等术中发现微血管压迫与面肌痉挛发病密切相关。据此认为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在桥小脑角部被血管结构轻度持续压迫,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可逆性病理生理状态。为以后微血管减压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Jannetta等于1977年~1992年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78例,日本的Kobdra 1984~1994年报告924例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1987~1998年间采用此方法治疗368例面肌痉挛病人,术后2月内痉挛消失93.7%,部分缓解4%,无改变2.3%。目前常用的微血管减压术方法为:患者仰卧头侧向健侧。局麻加神经安定镇痛或全身麻醉。耳后发际内际内切口;或下平乳突尖下端横切口。皮肤切口3~4cm,在枕乳缝交点处下方或紧贴乳突出缘钻颅,继之咬开扩大骨窗直径约1.5~2cm,外侧达乙状窦内缘,上方到横窦下缘。硬脑膜“⊥字形切开后悬吊。冷光源照明下用5倍手术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放脑脊液,待小脑下陷后伸入0.5cm宽的脑压板,扩大显露范围。确认内耳孔,将小脑绒球小结叶向后抬,显露前庭神经及面神经根始始段。用显微剪刀锐性分离小脑桥脑欠区蛛网膜,在面神经根起始段表面仔细探查,细心游离压迫动脉,使其与面神经根起始段分离。剪取适当大小的涤纶片或特氟隆棉(Teflon)垫入面神经与血管之间,将涤纶片包绕面神经根一周,两端用一银夹固定。或于动脉与神经之间放一肌肉片。彻底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微血管减压术也有一些并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术经验的积极及手术器械更新,术后并发症较以前明显减少。Barker(1995)报告此手术并发症同侧听力减退和耳聋3.2%,面肌无力出现率为7.4%。
下面的链接是"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7例分析":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hnyx/hnyx2000/0002/000225.htm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