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临床护理中应突出高情感的投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5-02 14:08:54
脑积水的临床护理中应突出高情感的投入。孩子生病使父母心里产生悔恨感、焦虑感,他们的心理反应可分为否认、恼怒、抑郁、承诺四个阶段。否认能起缓冲作用,使父母有时间重新镇静下来。患儿入院后,马上会产生行为变化,如哭闹、拒食、闷闷不乐等。他们想的不是病重而是不打针,要回家,害怕与父母分离,父母则以为到了医院、万无一失,不相信孩子真的患了重病。有些父母对治疗有可能提出建议,也有些人则提出一些无理的或与疾病无关的治疗和检查,对此,医护人员应加以解释,在不影响治疗的原则下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当患儿及其父母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时,他们的反应由否认可以转化为恼怒。此时,他们常将注意力集中在无关痛痒的小事上,如嫌病房环境差,抱怨医生未用好药等,以此为理由发泄怒气。医护人员不要急于反驳和批评,经调查后给以适当的解释和限制,或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患儿及父母的抑郁情绪,常常表现得很突出。这期间可与其进行心理交流,以疏通情感,帮助其适应,亦可做些生活护理,对小孩及父母均有益。休 闲居 编辑
承诺阶段,父母会面对现实,逐渐平静下来,可以理智地照顾患儿,患儿也可以很好地配合治疗。患儿、父母及医护人员关系融洽,相互信任,使患儿很快康复,即使救治无效,父母也能理解并感激医务人员。当然这一结果是建立在医护人员良好服务态度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之上的,也取决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养程度。
许多临床实践都已证明:在依靠有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这对病人的康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身心护理,因为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由于疾病的折磨,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常使他们产生忧郁、焦虑、紧张、疑问、绝望等消极情绪,直接影响心理状态,促使病情加重,而先进的仪器和再高级的药物对此也无能为力。所以,不能片面地认为提高医疗护理效率,减轻劳动负担,而忽视动力因素,放弃精神护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掌握好心理学和社会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把它们合理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去。技术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对疾病起到辅助诊断和治疗的作用,而有关病人康复的大部分工作则要靠我们护理人员的感情投入和精心护理。例如:医院用了“T、P、R、BP”功能监护仪,随时都可以监测到病人的“T、P、R、BP”,但是它却不能代替护士给病人所作的一切常规护理和对病人心理情感状态的了解;医院对重危病人利用按摩器做臂部、背部的治疗只能代替护士的双手操作,却不能代替护士观察局部的变化,发现情况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更不能代替心理护理和康复过程中的生活护理。以上事例说明,人是富有感情的,什么样的先进仪器也代替不了护士的神圣职责。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高情感的心理护理已越来越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果医护人员既能用现代医学技术,又能根据社会医学的要求,掌握必备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修养,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加强心理护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就能做到高技术高情感的统一,大大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