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该怎么“管”?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2-31 00:18:19
休 闲 居 编 辑
孩子该不该管记者:孩子管还是不管,似乎不是个问题。日前,我在图书市场看到,《千万别管孩子》、《孩子不能不管》,还有一本《管还是不管孩子?》卖得挺火爆。这3本书把热切盼望孩子成才的家长给弄糊涂了,他们质问:孩子到底该不该管?
谭虎:孩子到底该不该管?这不该是个问题,做教育工作的都知道,孩子不仅该管,而且还要科学地管,艺术地管。
“管”,存在一个理解的问题。我们许多家长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拐棍”,即成为孩子的依靠,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生怕孩子摔跤。这是一种约束型家教。
《千万别管孩子》通过介绍哈佛MBA陈宇华的父母的教育方法,告诉家长,与其管制孩子不如引导他们,让孩子在正确的准则下,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它倡导的并不是让家长把孩子晾在一边,不闻不问,而是让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过多限制,教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
记者:您的意思是孩子必须管,而且应科学适度,重在引导?
谭虎:对。孩子是要管的,玉不琢,不成器。王凤翔先生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家教大相径庭的结果就是最好的例证。而我们许多家长的管,往往是简单甚至粗暴的管制、约束,这种“管”是十分有害的;即使考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成才。我十分赞同王凤翔先生先成人,再成才的观点。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甚至比教孩子知识更重要。教孩子懂得遵守规则,才能使孩子有效地学习和利用知识,而没有规则意识的人则很难成功。
很多父母都在忙于为子女架桥铺路,却不知道,只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同时给他们一双腿就足够了。过分保护就会导致过分限制,限制孩子的智能发展,限制孩子接受挑战的机会,也使孩子失去了可能发展空间。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记者:为什么王凤翔对大儿子会越管越累,而对小儿子越放手越有成就感呢?
谭虎:现在,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功能有些错位了,学校一个劲地教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劳动,而家庭则一个劲地教孩子做作业学习。其实,家庭的教育职能,就是培育孩子的规则意识、自理能力、自主性和自觉意识。学习的功能主要应该交给学校和老师。有调查表明,名牌大学的学生有五成以上来自农村,这些孩子有几个人的父母能事必躬亲地辅导孩子学习呢?
同现在许多家长一样,王凤翔对大儿子王贺的学习事必躬亲,一心要望子成龙。王贺读小学时,他还手把手地教他写作业、带着他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在小学阶段,王贺成绩较好,获奖也多,父亲管得也更来劲了。他制订了一份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早上朗读课文,中午回家做作业,晚上做一些课外练习。可好景不长,王贺上中学后,由于自理能力差,对父亲依赖性强,而学习科目又多,任务重,王先生自然越管越累,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一看到孩子作业没完成就着急,一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就责怪,引起孩子厌烦,慢慢地把作业当负担,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成绩也越来越差,终于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记者:那么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培养呢,您有什么秘方?
谭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兴趣,才能挖掘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只要听话就行了,对其兴趣爱好视而不见。结果是像王贺一样,优点就是为人忠厚,性情温和,特别听话,而家长无法正确地分析、挖掘孩子的潜能,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培养期。
王先生吸取了对王贺管的教训,对安琪只抓住小学阶段,养成孩子良好习惯之后,培养他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到高中则完全由他自己调节。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好成绩源于平时的积累,自主性真的很重要。
当王先生发现小儿子学有余力之后,顺其自然,课外的兴趣纯粹是他自己真正喜爱的。比如爱看《演讲与口才》,对他口才帮助很大,在上海交大,他担任辩论协会主席,他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四辩”参加2001年大学生辩论会,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我们许多家长,琴棋书画、奥数、英语,全面出击,把孩子当机器使,出发点是培养,事实上是折磨。因为,什么都学,反而什么都没学好,而孩子玩的时间却没有了,玩是孩子的天性呀。想想,没有快乐自由童年的人生将是多么可怕,在孩子一生中都是个阴影。“放手”不等于“放纵”记者:有些家长也想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可时间一长,孩子什么也管不住了,学习也下滑了,这该怎么办?
谭虎:“放手”并不等于“放纵”。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律性差,一定要及时合理地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律、责任感与开放的心态如自信、乐观、开朗等有更多的社会性成分。也就是说它们更多的是在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包括家庭、学校)通过教育而获得发展的。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放纵与任性的人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人之初是完全没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这时儿童几乎完全受冲动和欲望的支配,很难长时间做一件事情,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3-4岁后,才逐渐发展起自律的能力。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遵守,家长不要斥责。要继续鼓励,做对了就表扬。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所进步。
不要总是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要让孩子的欲望膨胀。比如说孩子在商店看见了一个玩具娃娃,很喜欢,提出要爸爸妈妈买给他。父母不一定当时就答应。不妨也向孩子提出要求,如果孩子每天都能按时起床,过生日的时候就把这个娃娃送给孩子。
记者:也有一些家长认为陪读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而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谭虎:我们的家教近年来的确出了不少问题,孩子走极端的也不乏其人,频频暴出孩子操刀弑母弑父甚至杀同学的怪事。根子在于孩子压力过大。再比如陪读,也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怪事,孩子读书做作业,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可家长不放心,全程陪读,有的还陪到国外去了,成了“陪读留学生”。
陪读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我不赞成陪读。但家长不应以此作为托辞,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因为,孩子的学习还是需要家长适当监促和指点。
家长的鼓励和引导也很重要。王凤翔对安琪的家教是值得借鉴的,孩子的最佳培养期是小学阶段,必须抓住时机,用心发现和挖掘其潜力。孩子的个性发展可塑性很强,没有家长的鼓励和引导是不可想象的。
人物简介:谭虎,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西省家长函授学校校长,江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家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