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讲故事了吗(附图)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1-26 18:31:33
怎样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是令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太贪玩,书本对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吸引力。岂不知孩子的阅读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休 闲 居编 辑
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那么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产生了。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对事物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因而放弃了对孩子的阅读启蒙。记得那时,阳阳还不会说话,可是我却天天抽出一段时间为他讲《婴儿画报》上的故事。一个故事反复地讲,阳阳丝毫没有觉得厌倦,每天他都兴致勃勃地听着。有一个故事里讲到“小猴运来了一个大西瓜”。我发现他对西瓜特别感兴趣,每次总是仔细地看着我的嘴,看我怎么说“西瓜”这两个字。后来一到晚上阅读的时间,他就会含糊不清地叫“西瓜”、“西瓜”,意思是催促我快点给他讲故事。
坚持让孩子听读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20分钟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步领悟语句的结构和词义神韵,从而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
有不少家长认为,讲故事是最容易不过的了,只要看一本书,然后再照着上面讲出来就行了。其实不然,讲故事是有很多学问的。
首先,讲的故事内容要适合孩子的智力水平。这表现在时间上不能太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好,时间长了,孩子容易注意力分散。另外还要注意因人而宜,孩子思想若能集中,多讲一会儿也无妨,若分心了就赶快刹住。
在内容上,给2-3岁幼儿可讲些动物、植物等故事,贴近现实的生活故事当然更好。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动,情节不要太曲折。一般而言,故事的篇幅控制在250-450字左右,讲故事时尽量多用一些绘声绘色的词语。比如,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可以多用“噜噜噜”的声音来提示。反复多次以后,宝宝想要看《三只小猪》时,他就会发出“噜噜噜”的声音。时间一长,妈妈就可以发现宝宝最喜欢哪几个故事。在讲一个熟悉的故事时,读到一半可以鼓励宝宝继续下面的故事情节。你会惊奇地发现,两岁大的宝宝就可以背诵了。这时,尽管他还不能跟你一起朗读,但他可以记住一些故事了。
孩子长到4-5岁有了想象力了,可以讲些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形象可以丰满一些,词汇量要逐步增加。《幼儿园》杂志上的一些故事就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要多用夸张的手法,夸张的表情来讲故事。再大了就应讲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和成语、谚语故事,这些故事宣扬爱国主义,富有哲理,是启迪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好材料。
家长对孩子还可以有的放矢地讲故事。对于胆小的孩子可多讲些勇敢者胜利的故事;对自私的孩子讲些自私使人孤独的故事。从这一点讲,家长讲故事比老师更为重要,因为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故事,进行更有效的教育。
还应注意,家长讲故事的言语要生动。有的家长故事选材很好,可是,他们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念故事,他们按照书上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由于孩子对书面语言还不熟悉,有的甚至听不懂,听听就没有意思了。最好在讲的过程中要多用象声字、象形字,必要时应抑扬顿挫、手舞足蹈,眼睛、嘴巴连同脸上的肌肉一起调动起来。只有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孩子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在每天的阅读之前,爸爸妈妈可以全身心地拥抱宝宝,拥抱过后,再抱着宝宝,让他舒适地依靠在你的怀里读书,这样孩子会由衷地喜欢每天的这个阅读时光。
同时,家庭的阅读氛围很重要。当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常常沉浸于阅读的乐趣时,他也会迫不及待地参与。家长可以专门给孩子买一个小书架,上面全是孩子喜爱的书,这在潜移默化之中就能养成孩子爱书、读书的好习惯。(俞 愉)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