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幼儿产生害怕心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14 02:53:51
孩子的害怕心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与大人思想交流并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思考过程中出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全没有害怕心理、无所畏惧的人,只有初生婴儿才是这样。
孩子的害怕心理,往往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性格,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为此,对孩子的害怕心理,大人弄清原因,具体对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止。休 闲 居 编辑
一般说,孩子的害怕心理多半是被恐吓出来的。
孩子年幼无知,受到恐吓就会产生害怕心理。这种情况完全是大人,尤其是家长造成的。当孩子不听话或不顺从大人意志时,许多家长为图省事或无能为力,喜欢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例如:“再不睡鬼来了”、“不听话就关到黑屋子里去”、“不好好吃饭老虎就来抢了”,一次,我看以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无理取闹,父亲说:“你哭,狼来了。”孩子四处瞅瞅,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哭。父亲又说:“你再哭,公安局来人抓你了!”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这时母亲走地来做一个打针的姿势说:“你再哭我就给你打针。”孩子抱成一团,不哭了。我想,孩子虽然不哭了,但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类似这种情况在家庭是屡见不鲜的。
孩子是最相信大人说的话的,他们受以恐吓后,只知道害怕,而不知道为什么可怕,这种害怕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极为不利,而且使他们对外界产生错误认识。因为用以恐吓孩子的某些东西都是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如鬼)和虽然可怕但在生活中对孩子根本构不成威胁、危害的东西(如狼、老虎等)。事实上任何东西一经歪曲形象后都可以用来恐吓无知的孩子。
恐吓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哭闹时,大人应耐心、和蔼地劝解,以缓和孩子的激动情绪,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对大人提出的新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自然地终止哭闹。至于孩子睡眠、吃饭、穿衣等问题,大人要用讲故事、表扬、鼓励等方式启发诱导孩子重视大人的要求,切忌使用恐吓的方法。一旦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害怕心理,家长应及早停止这些作法,并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实际示范和让孩子实际观察,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启发或鼓励。这样,孩子的害怕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此外,孩子感觉到了客观上实际存在的威胁、压力,当孩子无力对付时,也会产生害怕心理。一般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往往有这种心理。例如,迟到了不敢进幼儿园,受大孩子威胁后不敢出门,怕危险而不敢过马路,等等。这种害怕心理光靠讲道理是难以消除的,应该教给孩子克服那些威胁的压力的方法(如动作要快,以免迟到),或改变客观状况(如处理好与其他孩子的关系,友好相处,消除大孩子对他的威胁)。而在这之前,大人应该承认这种害怕是有道理的。对于确实危险的事情或孩子难以适应的突然惊吓等,应给予保护,如带孩子走马路要注意红绿灯,雷雨交加时和孩子待在一起,向他们讲些科学道理等等。
当孩子处于害怕时,许多家长喜欢讲些空洞的说教。例如,“不要害怕”、“和妈妈在一起什么也不怕”。这些做法只会加深孩子的害怕心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大人也不要把孩子斥之为“胆小鬼”,这种斥责不但不能使孩子变得勇敢,反而会使其产生自卑感。可以说,真正胆小鬼往往是骂出来的。因此防止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最重要的是不要恐吓孩子,同时帮助孩子消除来自客观环境的某些威胁和精神压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