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家园表现不一致怎么办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9-11 10:28:51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父母身边来到老师身边,从个人小王国到小朋友中间,一切都在悄悄改变。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以个人能力处理周围的事务和人际关系。孩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建立一套与在家里完全不同的处事方法。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里会表现得很不一样?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休 闲 居 编辑
在幼儿园比在家里表现好
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得可好了,喜欢帮小朋友,还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可回到家里就成了小霸王,非常任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家长不仅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还要从自己身上找缺点。
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好,那是因为他已经有一定的荣誉感,希望好好表现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夸奖。回到家里,回到熟悉、疼爱自己的父母身边,就像笼中的老虎被放归大自然,孩子会自由地、不受控制地表现自己。
家长的原因
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特别是隔代抚养的孩子因为父母和祖父母存在教育分歧,孩子很容易养成骄横、自私的性格。有一个孩子,做错事后妈妈说他几句,他就跑到爷爷面前告状:“爷爷,妈妈说我。”他爷爷就问:“你为什么说他呀,这么点大的孩子知道什么呀?”然后孩子就不理妈妈了,爷爷也和他一起不理妈妈。但是在幼儿园里,如果他表现得很自私、任性,不许别的小朋友碰他的玩具,就没有人和他玩,老师也教育他应该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幼儿园和家里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
应对策略
让孩子适度的放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是一个小集体,相对来说日常规矩也多一些。例如到了午睡时间,不想睡的小朋友也要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到了上课时间,就不能在教室外边玩。小朋友在幼儿园憋了一天,寄宿的小朋友憋了一个星期,回到家里要放松一下,在沙发上跳上跳下,发发小脾气都是很正常的。对孩子来说,发泄出来就好了,家长不用大惊小怪。但是,家长不能无限度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一些约束就是受了很大的委屈,回家以后让孩子随心所欲,把他在幼儿园建立起的规矩破坏殆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脱节,容易让孩子养成两面派的性格。
家庭内部协调一致。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要上班,隔代教育、保姆抚养的情况不少见。不同的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容易造成教育的无序和混乱。即使没有其他抚养人的介入,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年轻的父母也可能有教育上的异议。有些聪明的孩子会利用这些不统一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不想要一个任性、无管束的孩子,年轻的父母首先要让家庭成员协调一致,不要让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干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本着为孩子着想的态度,多费点心思,多加沟通,老人也能谅解。
请老师帮助教育。上幼儿园的孩子期待得到老师的认可、小朋友的称赞。如果你对孩子说:“你不听话,我告诉老师去。”孩子立刻就变得很乖。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绝对是权威,许多家长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家长不妨利用孩子的这个心理特点,经常同老师沟通,如果孩子在家里表现好了,就让老师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在这种无形的监督下,在家里孩子也会以在幼儿园里的标准要求自己,很快就能改正家、园不一致的现象。
害怕上幼儿园的孩子
有些孩子跟父母相处的时候活泼、开朗,但是害怕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表现得胆小,不合群,不爱说话。如果孩子不是因为初到幼儿园还没有习惯那里的生活,父母最重要的是赶快寻找原因,否则长期下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不利。孩子在幼儿园呆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里呆的时间,和小朋友及老师的相处对性格形成的影响很大。
多和老师沟通。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孩子在幼儿园里是否快乐,老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活泼、开朗的老师,带出来的孩子也充满阳光。一个相信权威、不尊重孩子的老师,只会让孩子害怕。上幼儿园的孩子,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判断力,知道怎么做才能取悦别人。如果他知道老师喜欢不说话、不闹事的孩子,他就会这样表现。父母可以有意识和幼儿园老师多交谈、多观察,了解老师的为人。如果是因为老师的原因孩子才变得胆怯、萎缩,害怕上幼儿园,不妨给孩子换一个老师或者干脆让孩子转园。
了解孩子的表现。幼儿园的老师曾经告诉我,有时候跟家长说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表现得不好,家长就认为老师对孩子有意见,所以才告状。其实,老师也不希望自己班里的孩子表现差,也是为了孩子好。如果父母不问,孩子通常只会想法子拒绝上幼儿园,却不会说出原因。因此家长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找出他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要求老师协助解开孩子的心结。
多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如果孩子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他就会在幼儿园里过得很高兴。孩子在家里习惯一个人,在幼儿园里可能不知道怎样跟小朋友相处,一旦不合群,就容易产生畏惧上幼儿园的心理,希望呆在家里。所以父母不妨多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玩,一方面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中,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并从中感受到快乐。
文/周永红图/王俭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