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教质量刻不容缓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11 00:08:12
孩子从出生到青年时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因而,要使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们茁壮成长为栋梁之材,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十分关键。
可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致使家教长期以来误区不少。以笔者愚见,当前在家教方面亟待提高的,还是以下四个方面。休闲居 编 辑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里,由父母起决定作用而形成的家庭氛围,长期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印在孩子的心灵上。这种影响深刻而持久,对孩子的一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却忽视这个重要问题,往往经常吵闹、打架、摔砸生活用品等,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摧残。要使孩子健康地发展,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每、要保持家庭环境的宁静和整洁。孩子通过视觉、听觉等来感受环境的变化,没有整洁和宁静的家庭环境,孩子们很难保持心理稳定。家庭并非都要装饰得金碧辉煌,而是要尽量给孩子一种开阔、明净和舒展的感觉,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第二、要建立稳定的家庭生活程度。有规律、有节奏、有计划的家庭生活程序,对家庭氛围起到一种稳定作用,也对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和性格有促进和保护作用。在孩子面前,父母尽量不要表现出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或烦躁不安的形象,应当显得从容不迫、轻松自如、按部就班的样子,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减少心理压力,热爱自己的家庭。
第三、要塑造一个良好形象。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包括表现出来的思想、情绪、行为、习惯和意图等等,都对孩子起到榜样、模范作用。因此,年轻的父母要时刻意识到自己身旁有一双眼睛瞅着自己,尽量使自己具备高尚的情趣、文明的言行举止、良好的教养和严谨的生活作风,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榜样。
第四、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大家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一各和睦、融洽、宽松、自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夫妻之间尤其要和睦,这是良好家庭氛围的基础。如果夫妻间发生矛盾,也应从孩子利益出发,尽量互补裂缝。一旦无法挽回要分离,双方都应当妥善安排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尽量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
第五、要共同分摊家务。家务劳动是家庭里的一个主要问题,和谐家庭几乎都是一家人共同承担家务劳动。不但夫妻都干家务,小孩子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赐会走路的孩子可以让他帮助大人拿点小东西,慢慢地教他学会自己穿脱衣服,以及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孩子上学后,要他完成作业后就立即自己收拾桌上的书本与文具,帮助打扫房间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增强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同地也能使他们逐步学到自己照料自己的本领。
强化孩子的安全保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含有极大偶然性的孩子遇难事件中,绝大多数都蕴藏着必然性。可当今的不少父母,虽然视自己的独苗苗如宝贝心肝,但对孩子的安全保障却重视不够,更谈不上像日本等国家那样从小就强化对孩子的求生能力的培养了。因而强化对孩子的安全保障,刻不容缓。
其一,要全面消除不安全隐患。不少家长虽然把一些有危险的东西挪走,藏在自以为不易被发现的地方,但他们却过低地保计了家中的那个"小运动家"、"小探险家"的能力,使他们小心翼翼地收捡起来的东西总很快被孩子找到,酿出中毒触电等大祸来。比如客厅里的某根电线绝缘我皮开裂后,他们忙用绝缘胶布包扎好并藏于沙发下面,可孩子不仅及时发现,还对那缠着绝缘胶布的地方特别感兴趣,好奇地撕开包着绝缘胶布的地方,用手去摸;比如没用完的"樟脑丸"藏在柜子里怕孩子误食,可孩子偏偏无意间把它翻出来,并当作零食将它吃下……这就要求家长们在消除家中的不安全隐患时,要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设想孩子可能怎样,然后从安全的角度重新审视家里的摆设、装饰、生活用具以及水、电、气等设施,该修的就修,该收的就收,该移的就移,该锁的就锁,不能有一丝疏漏。
其二,要忙而不乱。每一个家庭都有比较忙的时候,或者是办喜事、迎贵客,或者是父母生病、夫妻加班等。在这些时候,孩子往往会因大人忙不过来而出事。于是,有人便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半大孩子照看,或者索性抓把瓜子放袋零食哄孩子自己玩耍,甚至干脆叫孩子独自到外面去玩。哪知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半大孩子也粗心大意,以及孩子原本就不知什么叫危险等缘故,最终还是被摔着、烫着,或被车子撞着,后悔莫及。所以,越是家中忙的时候,大人越要将孩子安顿好。
其三,要多教一些安全知识。孩子稍能做事了,就要向他们灌输"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使他们在遇到意外情况时不慌不乱,从容地避开伤害,寻求保护。比如一口气能说出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熟记家庭地址、电话号码、会拨电话,懂得社会上有好人也也有坏人,必须有戒备之心等等。同时,多设想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后该怎么办。独自在家,听见敲门声怎么办,在商场或拥护的地方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等等。而且,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还要不断地扩大孩子的自防自卫知识面,从而使他们生存能力与日俱增。
早请成才的"兴趣老师"
兴趣,作为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了解某种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特征,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推动孩子充满热情地去认识、研究有在事物,从事有关活动,从而使有关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快发展,兴趣是每一个成才必不可少的老师。可眼下仍有相当分家长,成天傻乎乎地做望子成龙的美梦,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费力不讨好。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以下五条途径早请"兴趣"这位特殊的老师:
一是发展。牛顿从小爱摆弄小玩具,上课时常开小差,老师扬言要把他赶出学校。但牛顿的父亲却认为这是孩子可贵兴趣的表现,不但未反对,反而鼓励他继续发展下去。如果不是其父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牛顿后来很难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因而,父母要想孩子成才,必须敏锐地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到底在哪一方面。
二是保护。比如孩子迷上了画画,这儿涂涂,那儿抹抹,把墙壁弄坏,把床单涂脏。如果当家长的就此对孩子一顿乱打乱骂,无疑会损害孩子可贵的童心,也不利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兴趣。
三是巩固。小孩子对事物容易发生兴趣,但一般难以持久。因而,家长在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兴趣的同时,应采取措施不断强化,使他们的兴趣能巩固下来。比如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时级予鼓励,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活动上经常取得一些小的成功,教孩子不要怕一时的小小失败,给孩子创造物质上的必要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日益强烈的兴趣才会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四是引导。孩子如果出现某些不健康的兴趣,家长应立即以具有吸引力和新奇感的事物来吸引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对已上学的孩子的一些课外兴趣爱好,原则上不要把它与课业学习对立起来,必要时稍加引导,就可以使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课业学习。对于孩子还没有感兴趣的其他方面,只要家长引导得法,也完全可以让孩子感兴趣。
急治任性的坏毛病
孩子任性的坏毛病,其实是大人教的。不是吗?当孩子第一次哭闹着耍性子时,有几个父母和祖辈不是心软的百依百顺,直到孩子已经"掌握任性这一要挟大人的法宝了,大人们才开始后悔。因此,要根治孩子任性,必须从大人做起。
一要防患于未然。孩子任性的表现,一般都有规律,作长辈的要留意观察,当孩子要出现任性的毛病时,及时向孩子提出"约法三章"。比如孩子和祖辈在一起容易任性,那么父母带孩子去祖辈家之前,就该先给孩子打打"预防针"。
二要说理引导。孩子有些要求是无理的或不能满足的,家长必须及时利用童话、故事等方式,给孩子讲清道理。千万不能等孩子任性起来了再说理,否则只有白费口舌,收效甚微。
三要激奖夸奖。孩子好胜,喜欢听"好话"、"戴高帽"。在孩子出现任性的初期,家长或者顺向夸奖他的某一长处,为孩子"转变"找台阶;或者反向激将,说他不会怎样不能怎样等,从而达到家长企盼的情形。
四要注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容易转移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利用当时的情境特点,设法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吸引孩子的一些别的、新颖的事物上去。这一方法在孩子任性初期,特别灵验。
五要不予理睬。在孩子任性耍脾气时,只要当时的环境不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家长可以狠下心来不去理睬孩子,听任孩子闹一阵子。等到孩子不再闹时,再去说理。这种方法要求家长不仅不能心太软,而且还要有耐心。
六要强化自控。孩子任性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对自己也有强化作用,只要结果令孩子满意,他们准会继续为之。反之,他们则会自发地改变这种行为。利用这一规律,可以矫正孩子任性的坏毛病。比如孩子任性地用不吃饭来要挟大人,大人不妨赶快收拾饭桌,让孩子好好地饿一顿,使孩子以后想继续用不吃饭来要挟大人时,不能不想想饿肚子的滋味,任性劲儿自然就减弱大半。采取这种方法,家长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确保其后果对孩子身心没多大伤害,二是要狠得下心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