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流行病脂肪肝:健康“隐形杀手”
人气:
49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1-27 07:31:28
日前在广州召开的2005年广东省肝病学会及消化内镜学会联合年会上,公布了全国首个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这份由广州市政府资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持调查的报告显示,调查对象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总病患率达到16.8%。其中城市人口17.5%,农村16.6%。
这项调查由广州市卫生重点科研基金资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花都区及广东省惠州市、韶关市共5个点的街区和村庄40岁以上的3202人进行了整体人群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和广东省流行病学在脂肪肝上的资料空缺。
这是国内首个规范的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广东人尤其是城市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已经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发病率是20%,日本是14%。
据了解,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B超和抽血等检查形式。
身体脂肪多少和脂肪肝关系密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内科主任李瑜元教授是该调查项目的负责人,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过量饮酒、大鱼大肉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调查发现身体脂肪多少和脂肪肝关系非常密切,调查对象中体重指数正常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4.6%,但体重指数超重者发病率则达到31.9%,肥胖者的发病率更超过了50%。与此同时,糖尿病和脂肪肝还会互相作用,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患脂肪肝的比率会增加63%。
嗜酒与营养过多是广东患者致病主因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增加很快,由于早期脂肪肝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以9成以上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肝脏有问题。事实上,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脂肪肝患者中有5%-10%的人会在5年内发展为脂肪性肝硬化,更有1%左右人有可能会发展成肝癌。
在生活习惯上,调查显示喝酒和休息不好与脂肪肝发病是成正比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周永健副主任医师介绍,人体如果连续三个月每天摄入的酒精含量超过40克,肝脏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每天喝超过一瓶啤酒,脂肪肝的患病率将成倍增加,此外酒精浓度越高的酒类喝得越多,得脂肪肝的比例也就越高。
同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唐永煌教授进一步补充,珠三角地区脂肪肝发病率高与广东地区人们生活水平高和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平时摄入糖类及其他高热量、高脂肪营养物质过多,容易诱发脂肪肝。目前脂肪肝的治疗尚没有什么特效药,尤其是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主要是采取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患者最好定期去医院进行转氨酶检测。
常见的脂肪肝类型
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是脂肪代谢和酒精分解的最重要场所,进入人体的酒精约90%要经过肝脏代谢处理,当酒精损害到肝脏脂肪代谢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造成肝细胞内的脂肪贮积而发生脂肪肝。
肝炎后脂肪肝
肝炎后脂肪肝是指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及恢复期因营养摄入过多、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以及肝炎病毒感染和活动量过少等所引起的肝脏脂肪大量堆积。
肥胖性脂肪肝
肥胖性脂肪肝主要是由于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浆网过多贮积所致,而肝内其他脂类成分是正常的或稍增加。当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的速度超过其外运出肝的能力时,就会引起甘油三酯在肝内质网中堆积而发生脂肪肝。营
养失衡性脂肪肝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合理等原因容易引起此类脂肪肝。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重症贫血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也是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性脂肪肝
糖尿病发生脂肪肝机理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肝脏合成脂蛋白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极低密度脂蛋白,使在肝细胞中合成的脂肪不能及时外运,造成脂肪大量堆积;同时,糖尿病时肝脏对糖的利用减少,释放增加,也是易发脂肪肝的原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指在妊娠三周后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也是妊娠后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药物中毒性脂肪肝
主要有两种病发方式,一是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包括蓄积中毒;二是药物引起过敏反应损伤肝脏,结果造成肝细胞合成蛋白质减少,导致肝细胞中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转载自《民营经济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