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累了”两15岁少年弃世的调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8-20 12:48:18
痛惜
2005年5月30日,沈阳市百佳少年、新城子区新兴中学初二女生吴薇(化名),因承受不了班主任老师当众翻书包,查找男同学写给她的所谓情书,羞辱悲愤之下,从15层大厦上跳楼身亡。正当人们为这个优秀女孩扼腕叹息时,6月17日,她的同班男生刘洪浩因承受不了吴薇死后学校逼他作伪证、逼他转学的心理压力,在家服剧毒农药自尽……
班主任当众搜书包 百佳女生羞愤跳楼
吴薇是个聪明漂亮、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担任班长等职务,是校、区、市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曾获得沈阳市百佳少年的荣誉称号。2003年秋,她进入沈阳市新城子区重点初中──新兴中学,并被选为班长。这是一所民办公助学校,任教老师都是从全区各所学校选调的比较优秀的老师。班主任姓卢,是个四十七八岁的英语女教师。据学生和家长反映:这位老师课教得不错,有责任心,但嘴冷,喜欢教训和挖苦学生。
2005年5月30日上午,第二节课课间休息时,吴薇刚走出教室,班主任卢老师接到别的同学举报,黑着脸走进教室径直来到吴薇的书桌前,将她的书包从课桌里拽出来,哗地一声把东西全倒了出来,当时在教室的同学都吓得噤了声。众目睽睽之下,卢老师在书本中翻找到一张几经折叠的纸条,并打开来一边看一边悄声念了几句,然后拿着纸条转身出了教室。在场的同学隐隐约约听出,那是一个初三男生写给吴薇的信。
快上课时,吴薇回到教室,看着散落一桌子的书本和同学们怪怪的眼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有同学悄悄地告诉她,卢老师翻了她的书包并没收了她的信件,吴薇当时就怔住了,脸一下子变得惨白。接下来的两节课,她一直伏在桌上无声地哭泣。下课时,她向身后的同学刘洪浩借了50元钱,当时刘洪浩安慰她:咱老师就那个脾气,你别放在心上啊!吴薇摇摇头说:没事,你别管。中午放学时,吴薇又给一位平时要好的女同学留了一张纸条:谢谢你对我的好,来世再报。并给另外一位女同学留了一个QQ号,说:如果想找我,就上这里来吧。然后独自离开了学校。
当天中午发现吴薇不在校,老师和同学们开始分头寻找,并电话通知她的家长到校。可大家把新城子区的网吧都找遍了,也没有发现吴薇。
就在大家四处寻找吴薇时,她已经离开了新城子区来到沈阳市内的鸿运大厦。这是一栋15层高的大楼,吴薇径直上了15层。
鸿运大厦值更的李师傅在大厦的监控器里看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出事前,她一直在15楼的大厅里徘徊,徘徊了几圈之后,走到了电梯间窗户处,缓缓地把窗户打开,先扔下了指甲刀,之后把身上的钱也扔了,之后,她往身后看了一眼,就跳了下去。
不幸的是,值更人没有来得及制止她。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时间是下午3点55分。
逼作伪证逼转学 少年不能承受之重
吴薇出事的下午,同学刘洪浩一直在网吧里守着一台电脑,等她上网。其父刘德武整整找了一晚上,才找到两眼熬得通红的儿子,看到他为吴薇担心的样子,刘德武没忍心将吴薇已跳楼自杀的实情告诉儿子。
第二天,刘洪浩回到学校,卢老师把他找到办公室说:你写个证明,就说你那50元钱是昨天一早借给吴薇的。并且说让怎么写就对外怎么说,说错了要自负其责。刘洪浩觉得奇怪,问为什么,因为他明明是第四节课借给她的。他的姑姑(该校教师)在旁边说:让你写,你就写,多问什么。刘洪浩写了三遍才达到要求,最后他也只是写了上午借的钱。写完证明,刘洪浩并没能回到课堂,卢老师让他回家休息几天,另两名吴薇给留下纸条的女同学也被老师劝回家休课。
刘洪浩回到家后,一直追问父亲吴薇是怎么回来的,老师还找不找她麻烦?刘德武见瞒不住,就将吴薇已经跳楼身亡的事告诉了儿子。刘洪浩听了,呆愣了好半天,一下子明白过来老师让他写那个纸条的用意,禁不住痛哭失声,随后,疯了似地往外冲,一边冲一边哭喊:她是让老师给逼死的,我要去给她作证!刘德武死死拉住儿子,好不容易才劝止了他。
接下来的几天,刘洪浩呆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整天也不说一句话,但在和家人谈起吴薇的死时,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吴薇那么好,大家都喜欢她,就是有男生给她写信,是她的错吗?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这还让她怎么做人?有同学告诉我,学校领导说了,学校、老师都没有责任,那么吴薇就白死了?他们还逼我作伪证,还不让我上学,这世界还有公理吗?
6月初,刘家的人几次找到学校有关老师,说:孩子总不让上学不行啊,还是让他回来上学吧。可卢老师说:这事我定不了。找到德育组的高主任,高主任说:这事得校领导研究再定。再去找校长,校长说:现在没时间研究,等等再说吧。
后来,高主任劝说刘洪浩的姑姑:为了孩子好,你们还是把他转到黄家镇中学吧。如果现在转学的话,学校还可以把当初收取的9000元赞助费退还给他4000元。对于学校的做法,刘德武非常生气,想去学校要个说法,可又担心会影响姐姐的工作,只好忍气吞声接受了。但是刘洪浩却不接受,他一连声地问:为什么,我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为什么让我转学?我哪儿也不去,我就在新兴读。
正当刘洪浩的家长为他转学多方联系时,6月14日下午,刘洪浩来到了学校。他班的同学正在上体育课,看他来了,几个好朋友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告诉他:老师说不让你来上学了,你怎么还来啊?老师还说,你要再来就把你关在教室外面,不让进门。还有同学告诉他关于吴薇跳楼身亡的一些细节。这些话仿佛晴天霹雳,一下子把刘洪浩打懵了。
6月17日上午9时,刘德武来到新兴中学办转学,校方早已把刘洪浩的转学通知单开好了。上午10时左右,刘德武带着转学手续回到家,没见到儿子,还以为儿子心情不好,出去散心了。谁知到了下午2点儿子还没回来,觉得有点不对,于是到自家鱼塘边的小屋子去找。等他推门进去一看,只见儿子躺在床上,口吐白沫,嘴唇发紫,双眼紧闭,身体已经僵直。大惊失色的刘德武一边叫人,一边疯了似地抱起孩子送往新城子区医院。然而此时,刘洪浩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医生检查后发现,他是喝了一种叫前喷后死的剧毒农药。
在整理儿子的衣服时,刘德武从儿子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累了,我先去了,你们对我的恩情我来世加倍偿还……
刘洪浩的姐姐告诉记者,刘洪浩曾经对她说过:吴薇真是太傻了,为什么就这么轻易地去死呢?但是,明明知道这么轻贱自己的生命太傻,在经历了生命中最后19天后,这个15岁的少年还是决绝地选择了这条路。
两个15岁少年的逝去,撕碎了父母亲人的心,也引发了社会的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现了怎样的偏差?竟使得孩子们放弃生命时是如此的决绝,离去的方式又是如此的惨烈?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在接受采访时一语中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都有致命伤──在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时,却忘记了尊重孩子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忘记教会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师行为偏差:本应做孩子权利的捍卫者,却成了孩子尊严的践踏者
吴薇的爸爸告诉记者,虽然学校给予了5万元补偿,但是多少钱能够抵得上女儿的生命呢?女儿,那是他们的希望和支撑,是他们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也是他们的生活的全部价值和意义,是他们的命啊。
面对两个花季少年的相继弃世,人们在问,到底该从这两起悲剧事件中汲取怎样的教训?
在中国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孩子在学校读书,学校老师、班主任对孩子自应严加管教。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教师和学校应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北京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梁军说,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脆弱又敏感,一定要正确引导,倍加呵护。而且这里还有个隐私权问题,即便是老师对学生有一定知情权,但前提也应是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梁军认为,如果说吴薇的死还有其个人心理脆弱等因素的话,刘洪浩之死就更加无辜,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属于无过错一方,如果吴薇出事后,学校能以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处理,总结教训,而不是急于摆脱责任,逼刘洪浩作伪证,为了遣送知情学生让他转学,刘洪浩也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教师同时也是家长,他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强权之爱,这种爱极易演变成危险之爱、恐怖之爱,并给孩子造成伤害。孙浩哲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以尊重为前提。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眼睛了解学生和认识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用积极的心态帮助和教育学生。施教者应该做青少年精神上的引导者、伴侣而不是奴役者、主人。
教育理念偏差:本应让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却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类似吴薇、刘洪浩这样的悲剧已不是个别。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青少年自杀,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说,已到了全社会反思教育理念的时候。教育活动本应是帮助每个人更杰出,让孩子学会自尊、自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现在非但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倒让孩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幸福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教育行为的断裂,由于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们需要的我们没有给予,而给予的是他们背不动的东西,结果把孩子压垮了,过早地把他们压向死亡。不论是自杀,还是其他,孩子身上出现的毛病,病根都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成人社会。
这一事件也给天下所有做父母的人敲了一记警钟。在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今天,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和精力投入,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高,甚至从孩子一降生,父母就开始为他们设计未来,却惟独缺失生命教育这一章节。为人父母者,无论如何应教会孩子珍视生命,让孩子知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生命。另外,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还有挫折教育,作为成年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人生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挫折,我们想让孩子学会走路,却不希望孩子摔跤,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包裹得太好,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帆风顺。然而,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
教育结果评价偏差:本应促进心理、智力和谐健康发展,却对孩子惟成绩是问
教育专家指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然而,在我国许多中小学校乃至重点校里,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与教学成绩无关而备受冷遇。
两少年相继弃世警示人们,再不能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漠然视之,更不应以教育的名义恣意践踏之。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正引起主管部门高度关注,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2002年两次在全国中小学部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近又发文要求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卫生部在去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主题确定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专家呼吁,除了自上而下的部署、文件外,还需要切实改变对学校的评价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到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评定当中,以此促进学校重视这项工作。对施教行为不当造成学生心理严重伤害者,主管部门应该追究相关教育者的责任。
记者了解到,7月16日,新兴中学所在的新城子区教育局组织全区2300余名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等,对教师进行了系统心理教育培训。人们衷心希望,迫使花季少年弃世而去的悲剧不再重演。
编后:少年之死,成人之愧
如果说,第一个孩子之弃世,尚有为师者教育方式方法之误、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欠缺之伤,让人为之惋惜;那么,第二个孩子原本热爱生命、关爱同学,且洞晓自杀行为的傻,而经历了老师逼作伪证、学校逼转学后,不堪承受一再袭来的压力决绝离去,则着实使人悲愤。不是吗?甚至这种以恶伐善、以卑鄙、恶俗之行戕害纯真心灵、践踏心灵净土的行为,在法律上还不用负任何责任。知情人士透露,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该校校长、吴薇的班主任还双双向教育局提出请辞,非但无悔愧之意,反而有重责之下实难当之的惶恐。
近些年,青少年自杀事件高发,颇为流行的一个说法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长期滞后、边缘化。然而是谁在青少年原本阳光的心灵中制造了问题?这却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忽略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教育带给身体、心智快速成长的孩子们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升学压力之外,还有渗入校园的社会急功近利、不正之风的污染,以及在突发事件面前丧失起码做人准则的玷污。每个成人该如何面对吴薇、刘洪浩生命的拷问,如何回应整整一代人纯净的双眸中隐含的期待?
成人们再不能以孩子不珍爱生命、一时冲动为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再不能用冷漠将孩子葱茏的青春刷上残酷的底色。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一代人能够健康成长,成人尤其是职业教育者,理应由这起事件引发灵魂的震颤,并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记者张非非)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