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三餐营养摄入三误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5-06 12:50:12
我国有3.7亿左右的学生,但他们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青少年膳食中虽然热量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膳食中的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比例偏低,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不足,而偏食、挑食、厌食、零食代替主食者日益增多,消费盲目攀比,只讲口味不讲营养;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缺乏体育和体力活动,造成肌肉松驰,肥胖无力,机能减弱,营养不均衡造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而使青少年中的“小胖墩”和“豆芽菜”逐年升高。
误区一:早餐太随意,晚餐太丰盛
大多数的家庭都是这样的,早餐将就着在外面买早点,午餐有的在学校吃,有的外面买快餐,只有晚餐才一家人在一起丰盛的吃一顿。
市中医院主管营养师陆素飞说,学生的一日三餐应避免“早餐被忽略、午餐在流浪、晚餐太丰盛”以及一些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如有的家长认为贵的食物就有营养,不想吃就不吃早餐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早餐。学生上午连续4~5个小时的学习及课间活动,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若不吃好早餐,对学习和身体会带来不利影响,会出现饥饿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慌等低血糖反应。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应包括主食类如:米、面等;蛋白质类如:牛奶、鸡蛋、肉等;蔬菜、水果类。总之应给体积小、质量高、耐饥又易于消化的食物。要避免几种不良早餐模式:如随意性早餐、蛋白质型早餐、碳水化合物型早餐。
2.午餐。学生午餐一般在学校食堂吃,或吃快餐等。现在的食堂很多被承包,很难保证学生的午餐质量,虽然有的学校也有菜谱张贴,看似品种很多,但实际上其质量、数量都不尽人意。如有的学校红烧肉到每个学生碗里只有3~4颗,且学生把其中的2~3颗肥肉丢掉不吃,蔬菜虽两个但数量也很少,以汤为主就饭。这样根本不能保证午餐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午餐以一个15岁学生为例:要进食瘦肉50克、豆制品50~100克、蔬菜250克,且每周有2~3次鱼,主食随饭量而定,热量应占一天总热量的40%。
3.晚餐。晚餐有的学生还有功课要做,也就凑合着吃,有的则大鱼大肉猛吃,甚至从放学到睡前要进食占一天总热量的50%。这种不合理的进食方法,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后果。其实,晚餐只要占总热量的30%就够了,就进食易消化食物。如:蔬菜、豆制品、汤类等。晚餐不宜过饱,为了减少胃肠的负担,只要食用七分饱就够了。
误区二:鱼类肉类要多吃,蔬菜会吃就行了
经常可看到吃饭的时候,家长拼命地把鱼、肉、虾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夹给孩子吃,一个劲地劝“多吃点多吃点”,却忽略了蔬菜。这也是一种偏食,会造成孩子营养摄入不全面。
陆素飞认为,造成学生偏食的原因很多,但学生学业负担重、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的营养知识,不重视饮食的搭配结构,是造成一些青少年严重偏食的重要原因。
通过营养学调查显示,87%的小学生和69%的中学生有特别的食物喜好,也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挑食、偏食”;常见的表现有:不爱喝奶;不爱吃蔬菜、肉类、豆制品及水果;嗜吃油炸食品、爱喝充气饮料等等;孩子的挑食、偏食会因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剩而影响身体健康。
1.钙缺乏症:骨骼、牙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病,软骨病;血凝不正常,易流血不止,肌肉痉挛;学习工作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2.磷缺乏症:骨骼、牙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病,软骨病,容易骨折;食欲不振等。
3.铁缺乏症;血红蛋白减少,贫血;易疲劳;抗病力低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4.锌缺乏症:生长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特发性味觉低下;异食癖,如吃泥、砖、玩具等异物;容易感染;伤口愈合缓慢;智商低下等。
5.维生素A缺乏症;引起夜盲症;眼结膜、角膜干燥,角膜软化、溃疡等;皮肤干燥、脱屑等;对传染病抵抗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6.维生素B2缺乏症:口角溃疡,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阴囊炎;视觉不清,白内障等。
7.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齿龈发肿、流血、腐烂;牙齿松动;骨骼脆弱、坏死;毛细血管脆弱,皮下出血等。
8.维生素D3缺乏症:儿童软骨病,容易引起龋齿,成人的骨质软化病、副甲状腺肿大等。
误区三:正餐没吃饱,多吃点零食别饿着
这个现象在低年级的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正餐由于孩子挑食或还不饿等原因,没能好好吃饱,之后觉得肚子饿了就拼命吃零食,家长想总不能让他饿肚子啊,反正有东西吃进去总是好的嘛。
其实吃零食形成习惯后,正餐的摄入就会越来越困难。零食不仅缺乏营养,其浓重的口味,还会影响孩子对菜肴的接纳,觉得不如零食好吃,越来越不肯吃正餐。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莫操之过急
陆素飞认为,家长在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2.不要采用强迫、哄骗或威胁的方式,防止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3.保证儿童早、中、晚三餐及点心的正常饮食,少吃零食,孩子餐前有饥饿感就不会挑肥捡瘦;
4.父母以身作则,带头吃多种食物,对不吃蔬菜的孩子可用菜肉混食,如吃饺子、菜饭等;
5.根据儿童年龄进行营养教育,如在捡菜或在厨房做菜时,结合当天食谱介绍食物营养,潜移默化地使孩子懂得吃多种食物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需要。
学校营养午餐很重要
陆素飞说,青少年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定时炸弹”。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这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
1.普及学生营养知识。六七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不能掌握自己该吃什么,孩子是凭喜好选择食物的,所以,需要父母对其进行科学的教育,父母也因此有必要掌握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如南苑小学,早在2004年就开展过“学生营养健康讲座”,请专业营养师给全校师生、家长上营养知识课,让学生了解营养知识,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合理搭配饮食,并做到色香味俱全。
2.在中小学校中推行营养午餐。营养午餐是纠正偏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有效措施。学生通过集体用餐,互相影响,对自己原先不爱吃的食物,会逐渐跟着别人吃。
3.重视和发挥老师的督导作用。老师要善于表扬和激励进食好、不挑食的学生。中午和学生一起吃饭的老师发现学生有进步,就及时表扬,这对矫正学生不良的饮食行为很有用。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基本去掉挑食、偏食的毛病。
4.提高学校食堂饭菜的质量。现在不少学生宁愿到街边小摊点上吃羊肉串、臭豆干等零食,也不到学校搭餐,这对他们的身体成长很不利;学生们选择在外就餐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摊点上的食品味道好些,另外还可以从家长给的饭钱中扣点钱买零食吃。所以,学校食堂应对学生营养餐建立统一的质量与营养标准,并对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
青少年营养饮食要求
结合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建议青少年营养饮食如下:
食物要多样化,以谷物为主,多吃粗粮,多吃杂粮;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尤其应多吃红、黄、绿色蔬菜水果;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可以多吃鱼类,尤其是海产鱼,建议每周吃1~2次;坚持每天喝奶,多吃豆类及其制品;要少吃油、盐,青少年不应饮酒;注意食量和体育活动平衡,以保持适量体重,终身受益。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食品。
贫困家庭学生也能合理营养
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更存在合理利用食物的问题。
陆素飞提醒:家长要改变观念,只要掌握平衡膳食理论,做到合理地调整膳食结构,就能利用较少的钱,改善营养状况。
1.充分利用和发掘当地的食物资源。贫困家庭如果不能经常获得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家长则应设法让孩子多吃一些大豆制品,比如豆腐、黄豆芽,花钱不多,营养价值却非常高。
2.因地制宜地为孩子准备些当地盛产的花生、榛子、核桃、莲子等硬果类食物,以保证孩子能从中得到充分的优质蛋白质。土豆营养全面,红薯营养丰富,虾皮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质,海带含有多种无机盐,价格都比较低廉,贫困家庭的父母应经常为上学的孩子提供这些食品。
3.缺乏蔬菜的山区,家长应适时地采集蘑菇、野果、野菜。蘑菇、野菜的蛋白质含量大,某些野菜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含量高于种植蔬菜。沿海盛产的小虾、小蟹含钙量异常丰富。红薯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芹菜叶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多于芹菜茎。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每天一杯奶,杂粮天天有。这首歌谣简单易记,对城乡的每个家庭和广大中小学生都适用。(任艳莹 朱小丹)
(转载自《金华晚报》)
≡ 查看、发表评论 ≡